•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广告
  • A6:研究·宏观
  • A7:数据·图表
  • A8:书评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打破通缩螺旋亟须多种措施并举
  • PPP项目推进遭遇多重阻力
  • 折价的牛市
    与溢价的牛市
  • 市场化只是现代利率体系的第一步
  • 国企重组要务在于淘汰落后过剩产能
  •  
    2015年6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评论
    打破通缩螺旋亟须多种措施并举
    PPP项目推进遭遇多重阻力
    折价的牛市
    与溢价的牛市
    市场化只是现代利率体系的第一步
    国企重组要务在于淘汰落后过剩产能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折价的牛市
    与溢价的牛市
    2015-06-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丁 峰

      谈起股市,投资者经常挂在嘴边的就是牛市熊市,而且非牛即熊、非熊即牛,在某一时点分歧总是不断。然而,如果问下究竟何为牛市,何为熊市,或许很多人就说不清楚了。直截了当的说法就是,涨了是牛市,跌了是熊市。但事实没这么简单,股市每个交易日、交易周都会有涨跌,单看涨跌来判断牛熊市未免有些片面。

      依笔者看来,判断牛熊市的标准起码离不开三个要素:涨跌幅度、时间长度和大众心理。即在一定时间内,持续涨跌达到一定幅度,市场参与者(尤其大众投资者和媒体)形成较为一致预期,才可称其为牛市或熊市。

      关于涨跌幅度,华尔街有观点认为持续上涨或下跌20%以上才可定义为牛市或熊市。就沪深股市而言,由于其新兴市场属性,波动频率和幅度要大于发达国家市场股市,因此设置在25%至35%之间比较合适。

      关于时间长度,基本上也要在一年以上。比如,2009年沪深股市虽在上半年上涨了接近一倍,但行情没能持续,尽管涨幅很大,但也没人把那轮行情称作牛市。之所以设定为一年期限,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财富效应的发酵、聚集和释放,客观上需要这么长的时间来完成:最初的几个月,大家还存有惯性思维,往往熟视无睹;接下来的几个月,将信将疑,纠结不已,开始试探性地参与;再接下来几个月,满大街的人都在谈股票,车里的人都在看K线,身边的人都在赚大钱,这时终于按捺不住,全仓而入,甚至辅之以融资借贷。于是,大众预期在这个时候自然水到渠成,市场上的看法越来越趋向于一致。一些相左的观点逐渐淹没在大众的潮声中而被边缘化。当然,相悖的观点中也可能有不少是真知灼见,但可能很久后才能兑现,如果一味等待,很可能错失机会。这样,大众心理这个条件这时也具备了。

      从以上定义看,当下的沪深股市当然是牛市:上证指数自去年7月从2000多点启动以来,至今已上涨了一倍多,时间跨度也近一年,大众情绪普遍高涨,市场上看空的声音很弱很轻,顶多是说泡沫多了,提醒大家要当心。

      如果对牛市属性加以仔细分析,会发现牛市也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折价状态下的牛市和溢价状态下的牛市。

      不知大家近来是否还留意封闭式基金?不同于银行渠道代销的开放式基金,封闭式基金在证券公司交易系统里像股票一样交易,资金自由进出,且交易费用也和买卖股票一致。上世纪90年代,封闭式基金刚上市时,呈现出溢价状态,交易价格经常高于其净值。而现在,封闭式基金备受市场冷落,近几年不但数量减少到只剩6只,而且长期处于折价状态,交易价格只有净值的7或9成。

      股市走势短期看杂乱无章,但从中长期看一定和经济高度相关。对经济的考量主要有两个维度:数量和质量。数量就是指经济总量,概括性指标是GDP;质量就是指经济效益,概括性指标是盈利水平(利润率)。与此对应,股市总市值要参照GDP(资产证券化率达到较高水平为前提),大盘市盈率要参照市场资金利润率。目前,沪深总市值约70万亿,与本年GDP基本相当。银行1或2年期存款利率市场浮动水平为2.5至3.5%,这是无风险利率,考虑到股市的风险性,给予适当加成,合理的市场资金利润率区间可设置在4至7%(略高于债券利率水平),对应大盘市盈率约在15至20倍。

      也就是说,若总市值低于GDP,大盘PE低于20倍时,就是折价状态的牛市;若总市值高于GDP,大盘PE高于20倍,就是溢价状态的牛市。以目前的沪深总市值和本年预计整体盈利倒推,大盘动态估值水平约为25倍。照此分析,当下的沪深牛市正处于从折价模式向溢价模式切换的过程中,而且这次切换似乎已基本完成。

      当然,这个判断是以未来股市继续上涨为前提的,而且,上涨速度要快于GDP和上市公司盈利增速。不然,即便股指还在上涨,股市仍处于牛市折价状态。不过,历次牛市都基本演绎了这个过程,即每一次都要从折价的牛市穿越到溢价的牛市来。尽管我们每次总说这一次和上一次不一样,但事后看每次都是那么相似。

      然而,谁也无法预言短期内沪深股市是否一路涨下去,每次牛市都是事后才看出来的,事前谁能打保票呢?即使所幸言中,也有很多随机成分。所以先在事前做出判断,然后再去买股票,这种投资逻辑本身是有一定问题的。须知,我们到股市来买的是一只只个股,不是“牛市”,哪怕牛市真的来了,如果选错了股票,照样竹篮打水一场空。

      所以说,少谈些牛市熊市,多研究些个股才是正道,在任何时候都该如此。如果再过个一两年,我们发现溢价的牛市兑现了,那么就不要为这个时点没能理解“溢价新常态”而后悔。客观地讲,眼下的股市里有些股票的确被炒得有些过分了,价格严重脱离了价值,但同时也有大量蓝筹股仍处于低估状态,我们不必做摸象的瞎子,而应多下些工夫找出那些踏踏实实安心于企业经营,有勇气、有能力、有条件去创新,并能代表新经济的企业来投资,这样的公司股价,哪怕估值高一些,也是值得的。

      (作者系独立投资分析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