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文彬 赵静 杨晶 ○编辑 枫林
“根据统计数据,从挂牌的企业数量以及特性来分析,新三板已经到了必要的分层管理之时了。”近日,全国股转公司副总经理隋强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5年年会间隙接受专访时表示,“分层制度年内定会推出,不必怀疑。”
据最新数据,截至2015年6月25日,新三板挂牌企业已经达到2615家,总市值为1.25万亿,总股本达到了1200多亿元。
谈到分层的目的,隋强认为不外乎两点:一是引导投融资对接。由于新三板准入端的包容度高,在静态上,企业间的差异大,包括规模、盈利能力、股本等,在动态上,企业发展的速度和进度也有很大异同。采用分层模式,就有利于投融资的对接。从企业自身来讲,很容易就能找到自己需要的对家;从投资者角度来讲,可以大大降低搜集成本上,同时缩小投资搜寻的时间和范围,因而对引导投融资更为精准、更有效率。
二是差异化的制度安排,既是监管的要求,也是服务的要求。企业的成长阶段不同,特色不同,通过分层以后,就可以在交易制度、发行制度、信息披露的要求等制度供给方面,进行差异化的安排。
不过,新三板的分层标准仍未形成共识。隋强认为,无论是按财务指标、做市商制度、投资者适当性制度,还是按交易方式等,都是一种视角,而这些视角,从他个人来看,有道理,但未必全面。目前,新三板仍在做前期的研究工作,希望把现有的已挂牌的公司特性深入地挖掘出来,找出一些共同的规律出来,以后在分层标准上形成共识。
“我们内部也有很多沟通和交流,也提出了很多的方案,但现在还没有达成共识。”隋强说,现阶段,只有研究越充分越深入,后续方案推出以后,社会认可度才可能更高。
至于分多少个层次,隋强说,正按照渐进式、市场需求的思路来进行,还没有定论,仍在研究。而至于是否对投资者进行分层,目前还有考虑。
在分层路径上,隋强提到有两种:第一种是对于现有的挂牌公司,登陆新三板以后,达到一定的条件,可以按照企业自愿的原则,进入相应的层次,而对一些不能持续达到相应层次标准的企业,就可能要采取一个强制性的安排。第二种是对于准备挂牌的公司,目前有两种不同意见,一是一步到位进入到相对高层次的市场分层,二是等待达到相应标准后再考虑进入更高分层,采取何种意见仍在研究之中。
在谈到新三板的流动性问题时,隋强说,尽管较初创期已有明显好转,但流动性仍然很重要,不仅关乎企业的定价问题,还关乎投资者的退出问题,目前新三板的流动性和成熟市场比较,还有很大差距。
对此,隋强认为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使新三板流动性得到持续改善。一是进一步优化交易机制,为市场的健康运行奠定一个基础;二是加大对企业的投资力度,通过有效的资本市场手段,促使企业朝着一个健康的走向,做大做优做强。只有企业做大做优做强以后,企业的质地才能有效支撑二级市场的交易;三是加大市场中介力量的供给,以及对挂牌审核交易机制的提升,进而实现挂牌交易总量的提升,加深市场的深度和广度。
隋强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发挥主办交易商的作用,引导主办交易商从传统的推荐业务走向全业务链条的整合,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
此外,隋强还提到,如何平衡新三板公司协议交易诉求和公开市场交易机制设计的问题,已亟待解决。包括现行的手拉手交易等在内的协议交易弊端,已引起足够关注。
目前,隋强正带队研究解决此问题,预计相关方案在两至三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推出来。方向明确定位在优化上,同时保证两个原则。一是二级市场至少交易的价格是透明的,二是至少交易的机会是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