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新闻·市场
  • 4:新闻·财富管理
  • 5:新闻·公司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调查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信息披露
  • A8:书评
  • B1: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B105:信息披露
  • B106:信息披露
  • B107:信息披露
  • B108:信息披露
  • 亚投行:中国引领的全新多边金融机构
  • 两融风险可控
    配资风险获相当释放
  • 关于杠杆市的思考
  • 全世界的失眠者
  •  
    2015年6月30日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要闻
    亚投行:中国引领的全新多边金融机构
    两融风险可控
    配资风险获相当释放
    关于杠杆市的思考
    全世界的失眠者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全世界的失眠者
    2015-06-30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王宙洁

      

      捆住手脚的齐普拉斯

      希腊总理齐普拉斯29日颁布法令,该国银行将停止对外营业,并将实行资本管制。作为应对危机措施的一部分,希腊证券交易所也被关闭。对于希腊而言,眼前迫在眉睫的是本周需要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偿还近16亿欧元的贷款,同时也是规模2450亿欧元援助计划中欧元区出资部分款项的到期日。若希腊无法偿还欠款,可能构成违约并最终退出欧元区。

      

      路透社评论称,希腊这一欧元区最薄弱的环节本周如果真的爆发违约,最终被迫离开欧元区,那么作为欧洲最有权力领导人的德国总理默克尔貌似脱不了干系,需要承担希腊问题的“责任”,而让希腊离开的决定将大大改写她的传奇。

      德国之声则关注起替代方案,其报道称,很久以来人们一直在讨论是否在希腊同时实行两种货币。目的之一是保证希腊不必退出欧元区,其二是使雅典政府能够继续为国家公务员支付工资。第二种货币实际上是一种形式的政府债券,也可用来从事其他生意。实行地方货币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发展地区经济,在地区之外不能使用。由于地方货币主要是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因此对于基础设施落后,面对强大的国际竞争力的地区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纽约时报将注意力放在了资本市场方面,报道称,希腊已经被寻找解决债务问题的方案困扰多年。但政府决定举行全民公投和关闭其银行的速度之快让至少一部分投资者措手不及。

      

      不会逆转的转型努力

      在中国股市遭遇1996年以来最大跌幅之后,中国央行一改以往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交替使用的操作方式,于27日晚间宣布“双降”,在有针对性地对金融机构实施定向降准之外,下调一年期存款和贷款基准利率各0.25个百分点。此举将经济学家争论的焦点推向了资产价格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增长之间的关联。

      

      彭博社问道,中国股市大跌会否冲击经济?多数经济学家持否定看法。在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资产价格大跌会冲击家庭财富,促使家庭缩减开支,进而给经济带来冲击。而在中国,情况可能没有这么简单:在一个股票交易以散户为主、股市大跌会触发货币宽松政策的国家(就像6月27 日中国央行宣布下调利率所体现的那样),其特有的财富效应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

      英国金融时报则认为,中国经济转型不会逆转。中国不会逆转逐步摆脱投资主导模式的转型努力。中国政府为抵御经济放缓而采取的措施是预防性的,但并不预示着战略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