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新闻·市场
  • 4:新闻·财富管理
  • 5:新闻·公司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调查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信息披露
  • A8:书评
  • B1: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B105:信息披露
  • B106:信息披露
  • B107:信息披露
  • B108:信息披露
  • 养老金投资办法征求意见 投资股市上限30%
  • 上证50ETF期权每日行情
  • 盘中巨震
    沪指艰难守住4000点
  • 险企两日抄底或达百亿 标的偏向蓝筹和指数基金
  • 股基暂未现大比例净赎回 基金留足头寸应对潜在赎回风险
  • 伞形信托未见大规模平仓
  •  
    2015年6月30日   按日期查找
    3版:新闻·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新闻·市场
    养老金投资办法征求意见 投资股市上限30%
    上证50ETF期权每日行情
    盘中巨震
    沪指艰难守住4000点
    险企两日抄底或达百亿 标的偏向蓝筹和指数基金
    股基暂未现大比例净赎回 基金留足头寸应对潜在赎回风险
    伞形信托未见大规模平仓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盘中巨震
    沪指艰难守住4000点
    2015-06-30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潘圣韬 ○编辑 枫林

      

      A股下跌还在继续。周一尽管有利率准备金“双降”的利好政策对冲,但沪深两市双双高开低走,沪指盘中下破3900点整数关口,创业板指更是一度接近跌停,个股大面积跌停潮再现。

      经过前两周的大幅杀跌,市场人气遭遇当头棒喝,尽管上周末央行降息降准齐出,但不少分析人士都认为,对于重聚市场人气而言,政策力度似乎还不够。果不其然,昨日两市双双高开低走,沪指盘中出现400点巨震,甚至一度击穿3900点整数关口,尾盘有所回升收于4000点上方。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报4053.03点,跌139.84点,跌幅3.34%;深证成指报13566.27点,跌832.52点,跌幅5.78%;创业板指数报2689.76点,跌230.94点,跌幅7.91%。两市成交金额合计1.53万亿,较上周五显著放量。

      盘面上,仅石油石化、白酒、运输物流等蓝筹板块收出红盘,其余行业板块均处于下跌之中,跌幅较大的农机、电子支付、污水处理等板块甚至跌逾8%。两市跌停个股超过1500家,跌幅超过7%的近1900家。

      据上证报资讯统计,自6月15日以来的10个交易日,两市已有5只个股累计跌幅超过5成,244只个股累计跌幅超过4成,1378只个股累计跌幅超过3成。其中,次新股板块成为杀跌重灾区,累计跌幅排名前10的个股中,有一半以上来自次新股板块。

      “从很多股票早盘还很坚挺,但午后大盘一出现跳水,就直奔跌停的情况可以看出,目前的市场信心有多脆弱。”某营业部老总如此感慨。

      事实上,在这样一个极端行情中,只要不是完全空仓的投资者,都面临手中股票跌停的风险。上述营业部老总坦言,自其从业以来的十多年中,如此惨烈的下跌尚属首次,“目前我们很多客户关心的是明天会不会继续跌停,已经不是能不能解套的问题了”。

      不少分析人士亦认为,虽然此次系统性风险的爆发源自清理不合理的场外配资,但大盘下跌幅度与速度似乎超出了可控范围。在此情况下,管理层有必要拿出更为有力的政策工具来提振市场,毕竟在改革的大方向下,一个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