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轮牛市遭遇了最大一次调整。新开户投资者由账面盈利转为亏损,老投资者账面盈利至少也被抹去了一半以上(在收益50%的情况下,若下跌约17%就可吃掉一半盈利)。到底是什么因素引发了这波剧烈调整?
笔者以前说过,股市涨跌长期看业绩,短期看资金。说到资金,主要可分为这几路:新开户资金、原有账户银证通划转资金、机构自营资金、公私募基金客户资金、两融业务资金和场外配资资金。其中,前五路资金基本处于监管之下,作为公开信息,动态数据也是时时发布的,而场外配资资金尚处于灰色地带,很难获取准确公开数据。
要论资金流向对大盘的影响,这六路资金中最直接、最可信赖的指标是“两融”业务资金。这是因为,其他几路资金显示的是资金在某一时点的存量,“你可以把马儿牵到河边,但你不能强迫它喝水”,客户把资金转入股市并不表明马上就会满仓买入,基民所认购基金建仓期也要以月计,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这几路资金反映的是一个期初数或期中数的概念。而“两融”业务资金余额,尤其是占绝大多数的融资资金余额,反映的则是交易完成后的资金占有量,是个期末数的概念。有多少存量融资余额,以及某一期间增加了多少余额,就意味着累计有多少资金是净买入,以及某一期间有多少增量资金通过融资净买入。
在这轮牛市的起点去年7月,融资余额约4000多亿,而6月18日融资余额最高点是2.27万亿,同期沪深总市值从约30万亿上升到约73万亿,融资余额翻了两番多,总市值翻了一番多,虽然不呈同比例增减关系,但大体还是高度相关。当然,推高股指的力量不仅来源于融资盘的净买入,其他几路资金的力量同样不容小觑,“大河水涨小河满”,在流动性如此宽松、金融融通如此便捷的当下,资金像水一样在银行、保险、证券、外汇等市场流动,融资的增减,必然与其他几路资金的增减高度相关。
在最近的暴跌中,融资余额的减少源于卖盘的平仓和了结,虽然也有抄底资金融资买入,但融资余额的减少必定是融资卖盘和融资买盘相轧的差值,体现的是净卖出的资金量。数据显示,6月19日起至6月29日,6个交易日内,“两融”余额从2.27万亿减至2.09万亿,净减少约2000亿,折合每个交易日净减少约330亿。
不要小看这每天的330亿:笔者曾于去年底分析过当时拉升股指的三股力量,当时匡算的每天合计资金增量不过100亿左右,但却引发了去年下半年股指的大幅上涨。如今,融资余额从年初的约1万亿升至6月的最高点2.27万亿,折合每个交易日约130亿,同期大盘也跟随上涨了约50%。但这轮急跌期间,每日融资资金净减少约330亿,相比之前,不仅由正转负,而且数额陡然增加了2倍多,难怪大盘跌得这么凶!
其实,相较半年前,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如果说近2万亿融资买盘增量对应于(不是等于)总市值的翻倍,那么,大盘若再翻倍,怎么也得对应于两个2万亿的融资买盘增量吧。这样一来,融资余额就很可能达超6万亿。虽然看起来是个天文数字,但若有一天真实现了,融资余额占总市值的比例依然在3%左右,风险占比并未扩大。但不容忽视的是,随着总市值屡创新高,因资金增量推动大盘上涨所带来的边际效用也在递减。这类似于开车,虽然车速还在提高,但加速度是递减的,一旦加速度由正转负,速度就开始下降,如果加速度短期内下降特别快,车速就会急剧放缓。
融资余额掉头转向须有诱发因素。最近一轮IPO申购数量多、融资额大,累计吸纳了数万亿金,加之很多人要把资金左右腾挪,卖掉存量股票去申购,从而引发了大盘掉头向下。在上述几路资金中,影响最大的是配资资金。试想,如果你凭100万自有资金,承担着高于银行贷款利息几倍的高息,从配资公司借来200万、300万,甚至400万、500万,全仓买入股票,怎么可能淡定从容地从价值投资角度,分析研究公司基本面,中长期持有业绩良好的公司?你肯定会关注大盘及股票每时每刻的走势,必定会以快进快出的手法追涨杀跌,这自然放大了大盘涨跌的幅度。官方的说法是配资资金规模约5000亿。累积到5000亿可能需要几个月,要跑掉,则用不了几个星期。如果短时间内配资资金出逃过快,必然引发正常融资资金的大幅缩减,以及其他各路资金回收变现等一连串连锁反应。如此一来,大盘的短期暴跌就不可避免了。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借钱炒股永远是普通投资者的大忌。我国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与散户约为二八开,换手率约10次/年,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约为八二开,换手率约1次/年,我国资本市场结构要与国际接轨,波动小一些,即所谓的慢牛行情,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当务之急,是要有效规范和监管投机炒作资金,总量上要严控。我们的良好愿望是慢牛,但就像劣币驱逐良币,如果短炒之风盛行,逼得价值投资者也去追涨杀跌,那么这个市场的生态要恢复起来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
(作者系独立投资分析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