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天然气有了“中国价格”
⊙记者 宋薇萍 ○编辑 谷子
7月1日,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启动试运行,并诞生首单管道天然气现货交易。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由新华社主导,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以及天然气行业上下游龙头企业共同参与组建。这也是上海自贸区成立以来推出的首个国际性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平台。
业内人士认为,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是全球石油天然气资源流向和市场结构发生重大改变的必然产物,是亚太地区石油天然气市场快速发展、重要性日益提升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推动能源行业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成果。交易中心的成立,对外将大力促进我国争夺国际天然气定价权,对内将实质性影响我国能源行业改革。
管道天然气交易“试水”
昨日启动仪式上,在标志着交易中心正式进入运行状态的推杆仪式后,现场聚焦到了线上交易中。记者在现场大屏幕看到,中石油挂出第一单,总共是1400万方,挂牌价是2.6109元/方,摘牌方为上海管网。
“这是中国天然气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一单。”主持人用高分贝激动地表示。现场沸腾了。
今天的交易有着很多的“第一”:第一次有管道天然气在线上进行公开交易;第一次由“三桶油”在同一个平台进行交易;第一次实现了降价的交易;第一次实现了页岩气在一个平台上进行公开交易;第一次实现了对冬季用气在一个平台上提前进行采购……
这些“第一”的背后,代表了中国能源行业改革的付出与成绩。
2011年,发改委在广东、广西率先开展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截至目前,已连续调整了国内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并放开了具备竞争条件的天然气。目前占国内消费总量的40%天然气价格已经放开,其余60%由国家管理。
“未来国家发改委将进一步深化天然气价格的改革,积极稳妥放开竞争性环节的天然气价格。”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副秘书长王宝伟7月1日在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启动仪式上如是表示。
2015年是我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关键之年,“三步走”的改革步伐基本实现了天然气价格从政府定价到市场化定价的稳步过渡。今年4月1日,我国实现了天然气存量气和增量气的价格并轨,同时试点放开直供用户用气价格,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也为天然气网上公开交易打下基础。
目前,我国急需形成反应市场供需的天然气价格,国际市场也需要通过公开透明的市场了解我国真实的天然气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应运而生。
王宝伟直言,“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的成立,不仅肩负着发现中国天然气真实市场价格的重要任务,也会对未来的亚洲地区天然气价格起到引领的作用。”
他还表示,“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运行后,我们希望要规范管理、专业运作,透明交易,要不断探索价格的新模式,新方法,新手段。各大股东,特别是上游拥有天然气气源的股东方着眼于未来,尽快形成交易规模,尽早发现并确立公允的天然气价格,为推动中国天然气市场改革作出贡献。”
交易中心承载使命
在上海石油交易中心承载着历史性的使命,“立足中国、面向全球,打造国家级、国际化的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为此,交易中心制定了“先气后油、先现货后中远期、先国内后国际”的发展战略,力争成为与美国亨利港天然气交易中心(Herry Hub)、英国国家天然气平衡点(NBP)并驾齐驱的亚太地区天然气交易中心,成为与欧美、中东地区石油现货市场具有同样影响力的亚太地区现货交易中心。
“3年成为中国石油天然气交易及定价中心”、“5年成为亚太地区天然气交易及定价中心”、“7年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石油天然气交易及定价中心”……目标背后,是交易中心拥有的不一样的底气。
先看其股东背景: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股东为新华社、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申能(集团)、北京燃气、新奥能源、中国燃气、港华投资、华能国际电力十家单位,注册资本金10亿元。其中中融投资有限公司出资3.3亿元,持股比例为33%,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各出资1亿元,持股比例为10%。
其次,交易中心坐落于上海自贸区,将享受自贸区各项制度创新。根据相关交易规则,交易中心虽然和国内其他大宗交易市场类似,均是采取会员制,但不同的是,交易中心是一个国际化市场,符合会员资格要求的国内外交易商都能进场交易。
从其交易模式与交易品种来看,发展初期,交易中心的交易模式包括挂牌(协商)和竞价两种,交易气源主要包括:放开的直供用户用气,增量用气以及已经市场化定价的液化天然气、煤制气、煤层气、页岩气等。
不过,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也将开发相应的价格指数,并开发相应的金融衍生品。该人士表示,建设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一是为争夺提高国际定价话语权,二是推动石油天然气市场化改革。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将向立足中国、辐射亚太的国际性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为努力方向,争取早日成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信息中心和金融中心。交易中心将规范管理、专业运作、透明交易,不断探索新模式、新方法、新手段,尽快形成交易规模,尽早发现并确立公允的中国天然气价格。
受到行业企业广泛支持
从以往的建设历史看,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平台未来的成功与否,企业的态度具有关键作用。在昨日启动仪式上,记者发现,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受到了行业企业的广泛支持。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于毅波表示,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作为推进我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有力手段,其上线试运行标志着我国天然气向国际化、市场化迈出了一步。中国石油将对交易中心的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尽可能将更多的天然气通过交易中心进行交易,为交易中心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作出贡献。
申能(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建雄在启动仪式上说,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的成立为实现上海市天然气的安全经济高效运行,提供了全新的手段,申能集团作为上海市天然气供应保障的主体,将积极履行股东职责,为上海提供稳定的清洁能源保障,不断优化上海市能源结构,争取交易实现3150万方。
于毅波还指出,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天然气作为清洁的能源,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天然气作为朝阳产业,将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将有效形成反映我国天然气特点的市场,这对未来我国天然气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同时,只有形成了中国天然气市场价格,才能在国际天然气竞争中发出中国的声音,才能与我国天然气进口量、消费量相匹配。
我国是全球第四大天然气消费大国和第四大天然气进口大国,对外依存度已破三成,在交易中心投入运行后,随着交易主体的增加、特别是今后境外交易主体的进入,天然气未来的交易将日益活跃。基于以上判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邓郁松对上证报记者说,他对交易中心未来的交易活跃度持乐观态度。
“中国天然气是全球天然气发展速度最快的市场,也是最多元化的市场,这在客观上具备了成立交易中心的条件。而市场发展到现在恰好到了一个突破口,就是需要通过交易中心的模式,来实现市场竞争定价。从英美等发达国家来看,交易中心的成立和发展客观上将会推动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和价格改革。”邓郁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