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财经新闻
  • 3:市场
  • 4:公司
  • 5:市场
  • 6:评论
  • 7:信息披露
  • 8:艺术资产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互动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特别报道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专访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海外
  • 股市尚需休养生息
    私募行业发展亟待转型
  • 家族财富管理兴起 全球配置成新“风口”
  •  
    2015年7月13日   按日期查找
    A10版:基金·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 A10版:基金·特别报道
    股市尚需休养生息
    私募行业发展亟待转型
    家族财富管理兴起 全球配置成新“风口”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股市尚需休养生息
    私募行业发展亟待转型
    2015-07-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裴文斐

      

      从卖不出到买不进,A股市场在上周经历了冰火两重天。然而,有私募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A股虽然已经脱离最危险的时机,但仍将面临震荡行情。

      “市值蒸发近20万亿元;银监会允许股权质押展期但依然面临清算压力;券商的千亿资金救市,更需要场外资金入场才能引导股市继续上扬。”私募基金经理说道,“此外A股个股存在泡沫,下半年将会挤出个股泡沫,因此投资者仍需理性建仓。”

      有私募基金创始人认为,私募行业要想健康成长,不能仅盯着牛市才去二级市场淘金,在大资管背景下,应该向长期资产管理方向发展,利用自身优势灵活地跨市场投资,方能在资本市场争得一席之地。

      

      股市或仍将震荡

      持续近三周的暴跌,令A股市值蒸发了约20万亿元,尽管近两个交易日有所反弹,但是部分私募基金经理依然谨慎。该类观点认为,A股虽不存在整体泡沫,短期内仍可能出现剧烈波动,建议投资人谨慎建仓。

      在方正金工夏季交流会上,有分析师指出,目前是牛市的中期整理,泡沫会有,但只是个股泡沫,而不是整体的泡沫。

      “A股还有许多融资余额虽高,但市盈率很低的股票,比如银行股。中小板、创业板的一些没有业绩基础的股票,会被慢慢淘汰,个股的表现两极分化,融资逐渐减少,这才是投资者入市的机遇。”

      谈到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再融资,该分析师认为,如果此次融资的跌幅没有超过30%,投资者还是要特别留意震荡的情况,他个人判断,融资余额的跌幅一定会逐渐接近大盘,这样真正的底部才会出现,目前看来未来一两个月应该还会进行陆续整理。

      “经历断崖式下跌的A股市场就像一位大病初愈的病人,需要休养生息,而宏观经济依然低迷,A股缺乏经济面的支撑,那就只能看资金面。”某私募公司基金经理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刚刚蒸发20万亿元的A股遍体鳞伤,银监会允许股票质押展期并不意味着不清算,银行需要重新评估资产介入股市的程度;券商拿出千亿资金救市,难以再次撬动杠杆,现在就看有没有充足的场外资金进场。”该基金经理说道,“但是场外资金需要看到赚钱效应才会进场,因此现在的A股市场不可能出现V型反弹情况。”

      梳理目前的市场情况可见,场内的杠杆已经可控,如何利用这次股市大跌打造更健康的市场是当前首要的问题。 “如果依然采用单边做多,场外配资、杠杆依然会卷土重来,因此需要引入相应的做空机制来制衡杠杆,让市场多空双方自己博弈,之后慢慢采用T+0、个股期权等创新来丰富我们的资本市场。”业内人士指出。

      

      私募转型长期资产管理

      备案制推出后,阳光私募开始正规化。根据基金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自去年2月7日私募基金登记备案工作启动以来,截至今年6月30日,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13895家,备案产品16402只,管理基金3.89万亿元。

      但是目前私募公司井喷更多的原因来自牛市启动,以二级市场投资为主, 万吨资产董事长俞岱曦认为,对于目前市场上部分私募“赚一票就走”这种短视的做法而言,并不利于私募行业的发展,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应该以长期资产管理为主。

      “相信未来的私募行业会出现大型公司,只是现在由于投资工具比较单一,所以私募的优势较难显现。”俞岱曦告诉记者,“如果融资融券能走向正常化,未来T+0交易制度推出和融资融券股指期货对接,个股期权慢慢推出,任何想在资本市场获得绝对收益的人,可以选择量化、对冲、套利等多种手段实现。”

      在俞岱曦看来,公募和私募在风险和机会的权衡有不同。“公募首先要防范风险,私募看中机会在一定程度风险范围内会去尝试。相比公募,私募具有跨市场、流程短、速度快等优势,公募受制度约束较多。”

      不过,也有私募基金经理认为,私募做长期资产管理难度较高,国外的私募公司平均周期只有3-4年,走中长期战略并存活至今的并不多。

      “私募平台规模小,人才招聘有劣势;IT系统不如公募好,管理压力会更大,国外成功的对冲基金能做大的不多,而且做大的私募公司大多经历了十余年的团队磨合,目前这些在国内私募行业很难实现。”该人士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