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新闻·市场
  • 4:新闻·财富管理
  • 5:新闻·公司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评论
  • 9:研究·宏观
  • 10:研究·市场
  • 11:数据·图表
  • 12:上证观察家
  • 13:股市行情
  • 14:市场数据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73:信息披露
  • 74:信息披露
  • 75:信息披露
  • 76:信息披露
  • 77:信息披露
  • 78:信息披露
  • 79:信息披露
  • 80:信息披露
  • 81:信息披露
  • 82:信息披露
  • 83:信息披露
  • 84:信息披露
  • 受惠政策放松 险资加快举牌二线蓝筹
  • 国企改革或成
    新一轮行情爆发点
  • 反弹翻倍股
    市场与行业特征明显
  • 上证50ETF期权每日行情
  • 赚钱效应支撑双底形态
  • 二季度美股
    哪些行业最赚钱
  • 券商:一致预期未形成 关注国企改革
  •  
    2015年8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3版:新闻·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新闻·市场
    受惠政策放松 险资加快举牌二线蓝筹
    国企改革或成
    新一轮行情爆发点
    反弹翻倍股
    市场与行业特征明显
    上证50ETF期权每日行情
    赚钱效应支撑双底形态
    二季度美股
    哪些行业最赚钱
    券商:一致预期未形成 关注国企改革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赚钱效应支撑双底形态
    2015-08-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张德良 ○编辑 杨晓坤

      

      透过双底形态的市场本质特征,其关键点在于赚钱效应的有效形成。也就是说,从第一次探底到第二个底形成并向上突破颈线期间,核心投资热点能够持续强势并由此形成赚钱效应。赚钱效应的反复形成,才有双底突破颈线的大概率。目前,这种赚钱效应正朝积极乐观的方向转移。

      首先,与赚钱效应相随的是股价运行的强弱趋势。现阶段,我们观察股价运行强弱或是否稳定,只观察两条重要均线,即120日(半年线)或250日(年线),若股价稳定运行于120日均线以上者为强势品种,像中航光电、立讯精密、机器人、大华股份、康得新等;若运行250日均线以下,无疑是弱势,处于这种状态有相当数量来自于权重蓝筹股,像中信证券、上汽集团、东方明珠、东软集团等,短期至少需要保持稳定或逐步重回250日均线,才不会对中短期大盘构成拖累。

      当然,我们更关注强势品种的赚钱效应。其中,最为清晰的就是军工或军民融合以及所引伸的央企集团整合。像中航光电(军民融合)、中航动力(航空发动机专项)、中航机电(股权激励);中国重工(集团科研资产注入);中国卫星(北斗),还有民参军的闽福发、海特高新、通达动力等,从跌穿250日年线位置之后实现V形反转格局,近期构筑V形右颈整理而不是双底形态,较其他群体表现更强,市场影响力最大的就是中国重工。受中海、中远两大集团的整合预期支撑,本来维持良好的运行格局的央企整合概念股,像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中国建筑,中国中冶、五矿发展等集体上攻。当然,央企集团整合所涉及品种的市值较大,短期会有压力但趋势保持活跃,以强化赚钱效应。

      其次是形成标准双底格局的大数据主题。这是继“互联网+”、信息安全之后的又一核心热点。十三五大数据规划,大数据国家战略及行动计划等近期有望推出。麦肯锡研究指出,数据是一种生产资料,大数据是下一个创新、竞争、生产力提高的前沿。预测未来中国大数据产品的潜在市场规模超1.5万亿元。大数据关联品种包括紫光股份、中科曙光、华东电脑、中国软件等国家级企业,还有同有科技、东方国信、天玑科技、拓尔思、常山股份等小市值企业。股价运行形成较明显的双底,上周开始伴随成交量的放大而转向双底右侧上攻。

      基于产业链角度所形成的赚钱效应来自于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正在得到市场认可,7月,纯电动商用车生产6395辆,同比增长17倍。近期,新能源汽车普及重要环节充电设施建设将出现爆发增长拐点。产业链核心的电池、电机及电控等也已有成长一批优秀企业。从整车的比亚迪、宇通客车,到动力电池的多氟多、新宙邦、当升科技,电驱及动力系统管理的汇川技术、大洋机电、均胜电子,充电桩及运营的奥特讯、万马股份,还有汽车零部件的康得新,汽车电子的中航光电,车联网的荣之联等。除了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制造为核心的智慧工厂、智能家居等新产业链也正在全力推进。

      大盘回暖或逆转总由局部强势品种开始的,核心主题的支撑点就是创业创新的产业突破(大数据或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军民融合或国企改革)以及盈利增长(传统产业蓝筹),从而形成新三驾马车驱动格局,集中体现为真成长、真改革、真盈利。现阶段我们已观察到局部强势群体的形成并持续强化,由其所带来的赚钱效应会推动大盘指数向突破双底颈线进发。按突破双底颈线4184点计,若双底成立,其攻击目标就会逼近5000点。

      (执业证书:S14506110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