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新闻·市场
  • 4:新闻·财富管理
  • 5:新闻·公司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评论
  • 9:研究·宏观
  • 10:研究·市场
  • 11:数据·图表
  • 12:上证观察家
  • 13:股市行情
  • 14:市场数据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73:信息披露
  • 74:信息披露
  • 75:信息披露
  • 76:信息披露
  • 77:信息披露
  • 78:信息披露
  • 79:信息披露
  • 80:信息披露
  • 81:信息披露
  • 82:信息披露
  • 83:信息披露
  • 84:信息披露
  • 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
  •  
    2015年8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41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 41版:信息披露
    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
    2015-08-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接40版)

      ■

      二、本次非公开发行的背景和目的

      (一)本次非公开发行的背景

      1、商业零售行业有望长期保持较快发展,行业整合趋势利好龙头企业

      在我国宏观经济整体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以较快的速度蓬勃发展。2000-201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了541.50%,年复合增长率12.82%,多数年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率均高于GDP增速,尤其在2008年和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商业零售行业整体表现出了较强的抗周期性。预计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仍处在城镇化进程较快发展时期,消费将逐步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我国居民对终端消费品的需求总量和需求层次必然不断提升。我国商业零售行业有望长期保持较快发展。

      同时,我国商业零售业的行业集中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借鉴美国商业零售行业龙头沃尔玛(Walmart)、梅西百货(Macy’s)等的发展轨迹,我国零售行业洗牌整合趋势将日益明显,从而不断提升行业整体运营效率。长远来看,零售行业龙头企业的竞争优势地位将日益凸显。

      ■

      2、提升用户体验始终是零售行业的制胜之道,实体上线、电商落地、全渠道融合是零售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中国商业零售业正在发生着深刻变革,互联网零售正在迅速崛起。中国网购交易规模在2009-2013年期间的复合增速达65%,远高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的增长水平。2013年中国网购交易规模达1.85万亿,超过美国。互联网技术革新推动零售渠道变革,电子商务扁平化渠道带来了更强的比价效应,同时网购用户通过评论、交互等方式,也在不断减少着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相较于层层加价、价格不透明的传统零售渠道,网购为中国消费者带来了更好的购物体验,这是中国网购销售交易规模呈几何倍数增长的主要原因。

      在线上电子商务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消费者从注重产品价格、性能等基本需求逐渐升级至追求个性化、体验性和情感性等高层次需求。在此背景下,单纯的线上消费体验无法充分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而线下零售实体店能够为消费者提供社交、餐饮、休闲、娱乐、教育、售后维修等多方面生活服务和需要深度体验的消费类型。数据显示,尽管中国网购绝对规模持续增长,但近年来增速已经在逐渐下滑;从美国、日本等成熟市场经验看,网购交易规模占比的增速也在逐步趋缓。

      面对行业发展变革趋势,商业零售企业唯有打通渠道边界,实体渠道企业拥抱互联网,电商渠道企业积极落地,实现全渠道布局,将线下网点布局、参与体验、供应链体系等优势与线上流量获取、支付便捷、配送时效等优势相结合,才能形成在未来竞争中制胜的优势,更好满足消费者日益提升的消费体验需求。

      ■

      3、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重要体现和落地

      面对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时代,公司近年来坚决推进转型发展,按照“一体、两翼、三云、四端”的互联网零售战略,坚持顾客服务、商品经营的零售本质,O2O融合运营,开放物流云、数据云和金融云,产品线从家电、3C拓展至超市、母婴、百货、数据、金融、内容等产品,通过四端协同实现无处不在的一站式消费体验。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互联网+”的十一个重点行动领域,包括创业创新、电子商务、现代农业、智慧能源、益民服务、高效物流、协同制造、普惠金融、便捷交通、绿色生态、人工智能。“互联网+”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通过本次非公开发行,中国领先商业零售企业和中国电子商务龙头企业以股权为纽带,进行战略合作,优势互补,是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重要体现和落地。本次战略合作将开启未来中国商业零售行业实体渠道与互联网渠道深度融合的大时代,引领中国零售行业变革提效。

      (二)本次非公开发行的目的

      1、以股权为纽带确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坚定加速推进公司O2O战略转型

      在“互联网+”的发展潮流之下,为了更好地提升商品与服务的用户体验、改进物流与供应链的运营效率,公司拟通过本次非公开发行向淘宝(中国)软件发行股份,引进阿里巴巴集团作为公司的战略投资者。同时,公司与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签署了业务合作框架协议,并将认购阿里巴巴集团发行的股份,双方将以股权为纽带确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公司将在自身强有力的线下门店资源和物流体系的优势基础之上,通过与阿里巴巴集团的深度战略合作,充分发挥双方在线下用户、线上流量、大数据、平台、供应链、仓储物流、实体门店、商品、服务、技术、金融、管理、人才等各个方面的协同优势,坚定加速推进公司战略转型。

      2、继续做大做强公司主营业务,夯实公司核心竞争力

      公司是国内商业零售行业的领导企业,在互联网的浪潮下,率先结合互联网技术和模式推动行业创新,引领零售行业发展新趋势。目前,公司在线下拥有遍布全国的实体网络,在线上苏宁易购稳居国内B2C网站前三名。

      作为行业积极转型的代表,公司对“互联网+”环境下商业零售企业发展方向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通过近年的实践,公司进一步明确战略方向:坚持不断提升包括渠道、物流、供应链的商业零售核心竞争力,同时坚持利用包括大数据、开放理念、用户体验、团队创新等创新思维和创新互联网技术,共同构建公司核心竞争力。

      物流能力建设上,公司打造物流子公司集团架构,形成以选址、开发、建设为一体的物流资产运营与涵盖仓储、运输、配送全流程的物流服务运营相结合的物流全价值链。

      在实体门店方面,公司将在全国范围内通过新开和改造形成网络完善的苏宁易购云店网络。苏宁易购云店是公司在“互联网+”时代针对未来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消费习惯打造的提供一流消费体验的新一代实体门店,是公司互联网转型、O2O深度融合模式落地的平台载体,也是公司未来最重要的线下流量入口。

      在金融方面,公司建设金融子集团,围绕公司生态圈的用户、合作伙伴形成全面的金融服务能力。通过将内部资金流社会化,真正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和供应链上商家的各类融资需求,并通过互联网金融IT建设,实现互联网金融标准化运作。

      (下转4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