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全球股市大跌以及多国货币贬值在内的金融市场大震荡,正让发生全球金融危机的论调悄然兴起。有观点认为,当前确实出现了金融危机的苗头,也有认为当下境况还只是对系统性风险的一种反馈,但少数更为悲观的观点则是将现状定性为金融危机第三波
⊙记者 周鹏峰 ○编辑 潘圣韬
伴随近期全球金融市场、商品市场的动荡而来的是对于经济前景的担忧,关于全球金融危机再起的论调也渐起声势。
金融危机论调陡然兴起
“近期全球股市大跌,各国货币大贬,典型的全球金融危机。为啥就没人宣布呢?”巨人网络董事长史玉柱8月22日早间发布微博称。
有关金融危机的论调似乎兴起于一夜间,史玉柱是较早公开这一观点的公众人物之一,他的这一疑惑、观点在随后的两天里得到了3000多转发量,2000多条评论。作为持有金融机构股权,并参与二级市场投资的公众人物,史玉柱所发表的有关市场的观点判断,通常都会引来较大关注。
与其观点相呼应的是昨日A股继续大幅下挫,上证指数收盘跌幅达到8.49%,盘中跌幅一度达到9%,创2007年3月以来最大跌幅,日本、韩国、我国台湾等地股市亦现大幅下挫,美欧股市也未能独善其身。
与此同时,新兴市场国家币值也继续承压。昨日美元兑人民币收于6.40,人民币跌幅0.25%;美元兑林吉特收于4.26,林吉特跌幅2.05%;美元兑新台币收于32.88,新台币跌幅0.68%。
再往前,也即本月20日,民生证券发表了一份题为《金融危机第三波:该倒下的终会倒下——从哈萨克斯坦货币贬值说起》研报。报告里提到从 2013 年开始,金融危机第三波层递进、渐入高潮。其开篇提到的即是哈萨克斯坦20日宣布取消货币区间波动限制,该国货币坚戈随后贬值30%,在此之前,人民币较大幅度贬值风波也刚刚平息。
民生证券认为,从全球经济角度看,两国货币贬值不是孤立事件,和去年的卢布以及近期的越南盾贬值一样,都是金融危机第三波激起的涟漪。
民生证券曾梳理了三波金融危机的演进逻辑:第一波是银行业危机,发生在中心国家(美国)的私人部门;第二波主权债务危机随后在次中心国家(欧洲五国)的公共部门爆发;第三波综合性的货币金融危机由此传染到过度依赖外需和外资的外围国家(新兴市场),其结果是新兴市场陷入经济衰退和资本外流的恶性循环。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究院首席宏观研究员赵庆明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也认为,当前已出现了全球金融危机的苗头。
危机还是风险暴露 业内有分歧
不过与史玉柱将当下股市和汇市状况视为金融危机的观点所不同的是,赵庆明将其视为危机苗头的触发因素,他提到的触发点包括美国加息预期渐浓和中国金融市场的异常波动(包括股市和汇市)。
社科院金融实验室主任刘煜辉则认为此次人民币汇率调整导致全球市场在观望人民币会不会趋势性贬值,且对此尤为敏感,而中国经济的外溢性又很强。刘煜辉预期与人民币相关的资产将要有系统性的调整。
不过与其他市场人士看法不同的是,刘煜辉认为目前还只是存在系统性风险,还不能说是危机,仍有挽救的空间,他预计接下来几天中国会同主要经济体国家密切磋商,届时包括A股在内的中国相关资产都会有个企稳的过程。
一位接近监管机构的人士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也认为,银行系统应该不会因此被引爆风险,因此有关金融危机的判断有所夸大。
但民生证券的判断是,金融危机第三波的结局已经逐渐清晰:即和国内资本市场的牛熊并存、结构分化一样,新兴市场可能也会逐步蜕变为分化市场,少数国家会爆发短期的急性危机,大多数国家将陷入长期的慢性危机,而只有极少数的国家将转危为机,成功跻身成熟经济体行列,中国最可能的情况是有风险、无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