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市场
  • 4:公司
  • 5:互动
  • 6:研究·宏观
  • 7:信息披露
  • 8:艺术资产
  • 9:股市行情
  • 10:市场数据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美联储保留加息悬念
    金融市场风险短暂稀释
  • 美联储不加息
    对中国影响几何?
  • 境外资产占比将超三分之一
    工银租赁加大海外布局
  • 加快海外机构布局
    建行有望控股印尼Windu银行
  • 全国房价分化加剧:一线城市暴涨 三线城市全跌
  •  
    2015年9月19日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要闻
    美联储保留加息悬念
    金融市场风险短暂稀释
    美联储不加息
    对中国影响几何?
    境外资产占比将超三分之一
    工银租赁加大海外布局
    加快海外机构布局
    建行有望控股印尼Windu银行
    全国房价分化加剧:一线城市暴涨 三线城市全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美联储保留加息悬念
    金融市场风险短暂稀释
    2015-09-19       来源:上海证券报      

      “炒”了快一年的美联储加息预期,这一次仍没有实现。北京时间18日凌晨2点,美联储公布9月利率决议,决定暂不加息。

      在加息“靴子”落地之前,市场仍旧充满不安。不过,一些专家认为,对于中国而言,暂缓加息意味着金融市场多了一些时间可以为对冲风险做准备。而长期来看,由于美国的加息预期依然存在,新兴市场仍需要为此做好准备。

      ⊙记者 王宙洁 ○编辑 邱江

      

      告别被各种辩论、猜测和数据模型填满的整个夏季,金融市场的秋天依旧难以平静。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持续站在聚光灯下。在北京时间18日凌晨结束议息会议后,美联储选择按兵不动,但其掌门人耶伦却为今年稍晚加息预留了窗口。

      在议息进行的同时,美国股市出现显著波动,最终伴随结果的出炉而下跌。在加息“靴子”落地之前,市场仍旧充满不安。但长期来看,由于美国的加息预期依然存在,新兴市场仍需要为此做好准备。

      

      未排除今年加息可能性

      在结束为期两天的政策会议后,美联储于北京时间18日凌晨宣布,目前0至0.25%的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依然合适。美联储表示,一系列全球风险和其他因素促使其推迟了10年来首次加息的时间。

      根据美联储发表的政策声明,近期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发展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经济活动,并可能在短期内给通胀施加进一步下行压力。然而,美联储也为在不远的将来采取行动埋下伏笔,指出劳动力市场条件已经改善,经济以“温和步伐”扩张。目前,美国的失业率已经降至5.1%,为2008年4月份以来最低水平。

      穆迪经济网创始人及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詹迪对上证报记者表示,如果10分是满分,他给目前的美国经济打6.5分。马克认为,美国的经济增长可以说是强劲的,尤其是就业市场,整个实体经济的资产负债表也是健康的,但是距充分就业还有一定距离,且生产率增长缓慢,也远未恢复正常的货币政策。

      对于外界普遍关心的美联储何时加息的问题,海外媒体分析称,预计美联储官员在今年余下的两次会议中只会将隔夜利率目标区间上调一次。而美联储主席耶伦在政策会议后的记者会上表示,每次会议都有可能决定是否加息,其中也包括下个月的政策会议。

      根据CME的数据,利率期货走势显示美联储在10月加息的几率为18%,美联储决定作出前这一数字为41%,而12月升息的几率为50%。Jefferies经济学家沃德·麦卡锡预计,加息时间会在今年12月。他对上证报记者表示,美联储的加息步伐会是缓慢的,并且不会对美国经济带来很大影响,更有可能的是看到一个强势美元的出现。

      

      投资者和专家一样困惑

      在美联储的利率决定作出后,美国股市及美元齐步下滑,美债收益率则遭遇重挫。其中,两年期公债收益率单日降幅为六年半最大,指标十年期公债收益率单日降幅为逾十周最大,三十年期公债收益率降幅为逾五周最大。美元兑欧元触及三周低点,兑瑞郎跌至两周低点。美元指数随后在18日进一步下跌。

      美股市场则出现戏剧性波动。当日,美股道指和标普500指数收盘时回吐之前1%的涨幅,标普500指数下滑0.26%,道指下滑0.39%。不过,纳斯达克指数微幅上扬0.1%。

      在18日的亚太市场及欧洲股市早盘,多个市场股指下滑。其中,日本日经225股指下滑超过1%。德国及法国股市也在早盘时段遭遇超过1%的跌幅。不过,截至18日收盘,中国A股上证综指报3097.92点,涨幅0.38%

      Naroff经济顾问公司的总裁乔尔·纳罗夫在给上证报的一封邮件中写道:当美联储把中国、美元和环球金融市场的因素加入到其决策进程中,它已经把水搅浑。投资者似乎和大多数经济学家一样困惑。这也是为什么听到美联储的利率决定后,美股道指迅速下滑约80点,但随后大幅上涨超过200点。但当耶伦开始对政策作出解释时,道指又下跌超过200点。

      他表示,美联储最终会加息,但是尚不清楚在这一决定作出之前有哪些指标需要达标。这个时间可能是12月,也有可能是明年某个时间。“目前包括美联储主席耶伦自己也都还没有任何想法。”

      

      市场仍需准备对冲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在政策会议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耶伦特别提到海外前景近期表现得更加不确定,对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经济增长的担忧加剧已导致金融市场出现显著波动。

      如此担忧的不止耶伦一个人。瑞银财富管理全球首席投资总监马克·海菲尔在美联储公布议息决定后发布报告指出,投资者应当明白,对美联储决定的立即反应并不是一个可靠的市场走势指标。

      “在过去四个加息周期中,新兴市场表现最佳,但我们认为这一次可能不太有利于新兴市场。依赖大宗商品的新兴经济体因中国需求放缓而受压,而巴西和俄罗斯经济陷入衰退,企业盈利增长持续令人失望。”他写道。

      但据彭博行业研究的分析,在亚太地区的主要经济体中,中国是对美国加息有最强承受能力的国家之一。

      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钱军近日撰文指出,对于中国来说,在目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股市持续走弱、人民币仍然面临贬值压力的情况之下,美国若能暂缓加息,将会给中国经济“稳增长”、金融体系“稳秩序”提供一个缓冲的机会,通过更多的有效的调控政策出台,进一步释放风险,舒缓经济下行的压力,恢复市场的规律和作用,做好更为充足的准备来应对海外市场可能带来的冲击。

      在9月议息会议尘埃落定后,对美联储何时加息的猜测仍将继续,这一过程夹杂着机遇与风险。正如Pimco投资经理哈利·巴斯曼本周所写:未知的是,对于美联储何时加息进行无休止的猜测,在多大程度上会削弱“动物本能”。不加息所导致的焦虑“吸光了房间里的所有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