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市场
  • 6:市场
  • 7:评论
  • 8:艺术资产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海外
  • A7:基金·互动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专访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焦点
  • A14:基金·特别报道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海外
  • 中美携手给世界树榜样
  • 《证券法苑》 “债券市场发展与法治建设”专题征稿启事
  • 7年长跑将到终点
    BIT如何改变中美投资
  • 展望负面 国际评级机构
    警示中资银行风险
  •  
    2015年9月28日   按日期查找
    3版:财经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财经新闻
    中美携手给世界树榜样
    《证券法苑》 “债券市场发展与法治建设”专题征稿启事
    7年长跑将到终点
    BIT如何改变中美投资
    展望负面 国际评级机构
    警示中资银行风险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7年长跑将到终点
    BIT如何改变中美投资
    2015-09-28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赵静 ○编辑 谷子

      

      7年21轮,中美双边投资协定(BIT)谈判即将到达终点。

      据商务部消息,中美两国元首9月25日就继续推进双边投资协定谈判达成重要共识,明确表示要强力推进谈判,加快工作节奏,以达成一项互利共赢的高水平投资协定。

      

      负面清单成为焦点

      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酝酿。2006年9月,中美BIT成为双方经济战略对话的一个组成部分。2008年6月在第四次中美经济战略对话过程中中美双边投资协定正式启动。

      至今,中美BIT为时7年的“长跑式”谈判可谓跨出过几步走:2008年6月17日,中美在第四次战略经济对话中正式启动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一年后的2009年6月17日,中美双方提出各自文本;2013年7月,中美双方首次同意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模式进行实质性谈判;2014年初,双方首次进入文本实质性谈判。7月,BIT文本的核心问题和主要条款达成一致。同年12月,双方基本完成双边投资保护协议文本核对;2015年6月,经过十八轮谈判,中美双方首次交换负面清单;2015年9月9日至11日,第21轮中美投资协定谈判在美国华盛顿举行。在最新一轮谈判中,双方按照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的承诺,交换了各自的负面清单改进出价。

      记者从商务部了解到,自今年六月中美交换首次负面清单出价以来,中美双方谈判团队先后又举行了两轮正式谈判及一系列电话会议,九月份顺利交换了改进出价,均提出了进一步的市场开放举措,改进了负面清单的质量。

      “中美投资协定谈判能否取得突破的关键是中方是否能对负面清单做大胆的修改。”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上海首席代表彭捷宁说,他所看到的美国方面拿出的所有负面清单中,都不超过27条。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执行所长贲圣林透露,今年6月中美首次交换负面清单时,美国的负面清单上有20多项,中国的清单上有超过100项。

      “美国觉得中国的负面清单过长。”耶鲁大学杰克逊全球事务学院高级研究员、摩根斯坦利前亚洲区主席史蒂芬?罗奇也这样说。

      但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白明称,我们的负面清单看起来比较长是因为我们的开放比较细。此外,我国从过去的计划经济到现在的市场经济需要有一个过程,中国又是发展中国家,抗冲击的能力肯定不如美国,如果过于追求负面清单上项目数量的一致,只是形式上的公平,却失去了实质上的公平。

      不管内容如何变化,但负面清单制度在中国实施的时间表排定。9月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已审议通过《关于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意见》,决定从2018年起正式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BIT到底包含什么内容

      BIT往往包含如下内容:东道国对条约界定的外国投资给予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以及国际法最低待遇标准;东道国对投资进行征收应满足一定的条件,并给予迅速、充分和有效的补偿;投资者利润和资金转移自由应予以保障;东道国应避免要求外国投资者在购销、雇佣、再投资等方面要求外国投资者惠顾本国;东道国与投资者之间的投资争议提交第三方国际仲裁,禁止国内程序要求。

      自1982年与瑞典签订第一个双边投资协定开始,中国已经累计签署了150多个BIT;美国自1982年与巴拿马签订第一个双边投资协定开始至今签订了近50个BIT。

      由于BIT尚未达成,中美两国在投资领域存在诸多阻力。

      其一是美国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审查一直是一个难点。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称,按照当前的美国法规,美国政府可以随时随地突然审查某个企业的对中国投资中,有没有存在不该转移的高新技术。这将极大地挫伤美国企业到中国投资的热情,属于非经济因素干扰。

      这次,中美对这个问题达成了共识:“美方重申,承诺促进和便利商用高技术物项对华民用最终用户和民用最终用途出口。双方承诺,继续通过中美高技术与战略贸易工作组深入并详细讨论共同关心的出口管制问题。”

      白明对此总结为“一商二民”:“对于中方的诉求,美方此次也给出积极回应。可以通过商业途径,基于民用用途和民用用户,购买美方的高新技术。同时,基于对维护国家安全的必要性的考虑,双方也都允许一定的技术出口的限制,但是这样的限制应该做到一视同仁,不能只针对某些国家。”

      其二来自中国的国企问题。美国康奈尔大学2010年的一份关于中美双边投资协定的研究报告显示,美国认为中国的国有企业享受着高额政府补贴,会导致和美国企业在市场上不公平的竞争。

      此次中美成果对这个问题也有回应,“美方承诺,对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中国投资者保持开放的投资环境,给予和其他国家投资者一样的待遇。美方重申其开放的投资政策以及依法公平公正对待所有投资者的承诺。中美双方承诺继续就双边投资问题开展交流,促进双边投资的发展。”

      对此,白明表示,美国官方已经明确表达对中国国企的欢迎态度,我们的企业要遵照市场规则过去参与竞争。

      “在某种程度上,中方的负面清单会倒逼中国的国企改革,对中国市场化经济发展也是极大利好。”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美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孙哲说。

      BIT谈判尚在进行,前景已有展望。

      5月20日,美国荣鼎咨询公司和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发布报告预计,到2020年前,中国对美国投资将达到1500亿到2500亿美元之间,将雇佣20万到40万名员工。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预测认为,如果中美BIT能在奥巴马任期内签署,未来5年,美资有望在中国新开辟一个2000亿美元的“美国投资市场”,若再加上该市场带来的关联交易,则有望使投资规模达到40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