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科技
  • A7:数据·图表
  • A8:专题
  • B1: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中国金融全面崛起的关键时机不容错失
  • 危险信号:中国新一轮婴儿潮消失了
  • “互联网+”的
    创新商业模式
  • 阿里“大物流”布局凸显全新平台思维
  • 回购方案是否需经债权人审议通过?
  •  
    2015年10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评论
    中国金融全面崛起的关键时机不容错失
    危险信号:中国新一轮婴儿潮消失了
    “互联网+”的
    创新商业模式
    阿里“大物流”布局凸显全新平台思维
    回购方案是否需经债权人审议通过?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国金融全面崛起的关键时机不容错失
    2015-10-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人民币加入SDR的里程碑效应,完全可类比2001年我国加入WTO。加入WTO,实实在在开启了中国经济走出去大时代的历史里程。今天,中国进入了另一个“金融+”大时代,金融创新引领增长潜力释放,金融转型促进经济结构转型,金融开放拓展外部广阔市场,金融改革催化宏观优化配置。中国急需另一把打开世界、解放自己的新钥匙,这就是加入SDR。可以说,当下中国整个政策调控和形势变化,都可从加入SDR这个重点得以理解。

      □程 实

      中国宏观形势当下正处于“让人看不懂”的复杂时期,这在和境外投资者的交流中感觉更加真切。很多人会问,为什么人民币汇改要在股灾后强势推进,为什么不找个风平浪静的时点?为什么人民币跨境结算加快布局?为什么在一些国际资本已然看空中国资产的背景下,还要让人民币贬值?为什么中国经济增长保7愈发困难的当下,还要不惜把政策精力分散到人民币维稳上?

      在我看来,这些问题的关注点都集中于单一事件,而没有将对焦拉到足够远以看清中国宏观的全貌和重点。而中国宏观的全貌,一言以蔽之,就是处于“以增速换增质”的转型期,经济体制改革一方面在加速向消费驱动型经济体转变,另一方面在推动对外开放格局由经济开放为主转向金融开放为纲。如此宏观全景之下,长期重点是“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式的改革,短期重点是人民币加入SDR。

      为什么加入SDR是短期中国最重要的事情?原因很简单,加入SDR的里程碑效应,完全可类比于2001年加入WTO。从2001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加入WTO,实实在在开启了中国经济走出去大时代的历史里程。今天,中国进入了另一个“金融+”大时代,金融创新引领增长潜力释放,金融转型促进经济结构转型,金融开放拓展外部广阔市场,金融改革催化宏观优化配置。因此,中国急需另一把打开世界、解放自己的新钥匙,这就是加入SDR。

      加入SDR,人民币能在最基本的意义上和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比肩,中国金融才谈得上获得了和全球经济规模第二相匹配的“系统重要性”。而且这件事,五年才有机会去争取一次。下月,是我们必须把握的机会。中国金融改革,要改什么很明确,要往什么方向改也很清楚,关键是次序如何安排。花须堪折直须折,如果不在现在加入SDR,不光金融崛起要耽误五年,一系列有次序的改革都要再跟着往后排五年。所以,把握现在,该要去做的事情就必须去做。

      加入SDR是有条件的,IMF自然有官方的一套说法。在我看来,条件有三个,按重要性排序分别是:第一,人民币汇率是市场浮动的,第二,必须有人愿意持有人民币,即人民币不具有强烈贬值预期,第三,人民币要能方便使用,即人民币跨境结算系统要有效率。“8·11”汇改后,很多人会问,央行把贬值预期这只老虎放出了笼子,境外看空人民币那么厉害,岂不是让人民币加入SDR的希望更加渺茫?这个问题很好,但结论很简单,不能有贬值预期是排在第二位的条件,还有更重要的条件需要满足,即要说服IMF,人民币是市场化货币。

      遗憾的是,这一点并不具有说服力。想象一下,在讨论人民币是否适合加入SDR的谈判桌上,很容易有人拿出一个数据,就可说明人民币不够格。去年1月至今年7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6变到6.2,人民币贬值,而与此同时,据BIS的权威数据,人民币对60种主要货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了10%。对美元贬值,对一篮子货币大升值,这本身就是异化,一个异化的货币加入SDR显然难以让人接受。更重要的是,人民币升值的原因是美元升值,同期美元有效汇率指数升值了14%,升值幅度排在61种主要货币的第一位,人民币排在第六位,港元则排在第九位,升值幅度为9%。港元实行联系汇率制,对美元常年固定在了7.75和7.85之间。也就是说,人民币和美元的相关性,甚至高于实行固定汇率制的港币!

      要想加入SDR,人民币必须痛下决心,割断和美元之间的那根脐带,这是排在第一位的,所以,才会有“8·11”汇改的惊人之举。“8·11”汇改,就是要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决定这个“黑箱”变得透明,让“有管理的浮动汇率”真正有浮动之实。

      可见,“8·11”汇改是为了满足加入SDR的第一个条件,虽然这不可避免地导致破坏了第二条,但在我看来,这完全是个“进两步、退一步”的举措。如果不是人民币“8·11”汇改,美联储本来有50%以上的几率在9月18日宣布加息,而一旦在美联储加息之后再来人民币汇改,那么,打个比方,就像沪深股市涨到1万点而非5000点再清理配资一样,人民币贬值预期会更强烈,维稳人民币汇率的成本会更大。所以,“8·11”汇改是在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

      在“8·11”汇改之后,央行将很大精力放在了管理人民币预期上,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用疏、堵结合的方法泄洪贬值预期堰塞湖,尽力满足加入SDR的第二个条件。与此同时,在第三个条件上,中国也没有任何放松,高调承诺在年底前会进一步促进人民币跨境结算和跨境使用。世人都看到了,截至目前,贬值预期管理取得了较好效果,人民币并未像国际投行估计的那样快速暴跌至7或8的水平,而是稳定在了接近均衡水平的位置。

      可以说,当下中国整个政策调控和形势变化,都可从加入SDR这个重点得以理解。有序推进国企改革,央行8月25日降息降准,包括财政稳增长强势出台,都是为人民币汇率稳定提供政策支撑。

      甚至,连美国的行动也可从这个角度读出不一样的内容。很多人认为美联储9月未加息是个利好,笔者则认为这是个利空,对美国、全球和中国都是如此:美国加息达摩克利斯之剑未落下,美元升值预期就始终存在,并随时准备冲顶,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就难以缓解。美联储将加息预期后移到12月,实际上给人民币在11月加入SDR带来了潜在压力。在欧洲已然明确表态支持人民币加入SDR的背景下,美国的态度和手段更值得重视。

      宏观的魅力在于,能从短期的纷乱中理出长期的趋势,能从不合理的表象中找到合理的逻辑。全球宏观和中国宏观的运行自有其内在联系,加入SDR是中国的当务之急,看宏观还是需要抓住重点、贴近实际。放大炮、理想化、阴谋论、走极端,都没有意义。

      (作者系青年经济学者,盘古智库学术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