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公司
  • 4:市场
  • 5:市场
  • 6:评论
  • 7:信息披露
  • 8:艺术资产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互动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特别报道
  • A14:基金·专访
  • A15:基金·圆桌
  • A16:基金·人物
  • 如何选择成长股?
  • 四季度市场开门红 主动偏股基金业绩重上25%
  • 广发基金成立英国子公司进军欧洲市场
  • 激发新资本形成 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 东海中证安全主题指基
    19日起发行
  • 鹏华丰信债基
    10月21日开放申购
  • 华商智能生活混基将于10月22日发行
  •  
    2015年10月19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基金·基金一周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基金·基金一周
    如何选择成长股?
    四季度市场开门红 主动偏股基金业绩重上25%
    广发基金成立英国子公司进军欧洲市场
    激发新资本形成 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东海中证安全主题指基
    19日起发行
    鹏华丰信债基
    10月21日开放申购
    华商智能生活混基将于10月22日发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激发新资本形成 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2015-10-19       来源:上海证券报      

      ⊙华安基金投资研究部

      高级总监 杨明

      

      中国的TFP(全要素生产率)在2012-2013年大幅下降,是因为2010-2011年高投资带来资本形成的同时需求快速下滑,导致产能利用率走低所致。TFP的下降本质上是由于供需错位,而这种错位有周期因素,但更主要是结构因素。

      需求问题来自三个方面:

      首先,随着人均收入上升,需求会经历从基本消费品到轻工业产品到房地产汽车等重工业产品,最后再到服务的过程。需求从重工业向服务迁移的这个阶段是最危险的,这里蕴含的产能过剩压力最大,因为重工业产业链长、投资周期长,而服务需要的投资少,结果就是一旦投资预见不足,就会形成危机式的产能过剩。中国在这个阶段还叠加了利率市场化的压力。

      其二,全球化从过度分工向区域相对均衡转变,国际贸易量下降,使得出口需求降低,而这个过程里中国还叠加了人民币汇率均衡化的压力。

      其三,供给升级带来需求降低。工业信息化、自动化、高端化尽管带来了投资层次和质量的上升,但也使得投资门槛升高、投资增速回落,这其实是一个“品质”和“速度”的交换。

      最后,地区均衡带来需求减弱,即东部地区经济体量大、人均收入水平高,受到上述三者的影响更大,中西部地区虽然还在高速投资建设阶段,但体量小。另一方面,由于生态环保约束强烈,导致资源向中西部转移不够快。

      以经济转型为内涵的资源再配置本质上是个制度红利释放的问题。发展中经济体在起飞阶段,只要能够实施开放和改革的政策,在技术模仿和制度模仿等方面都具有后发优势。但随着发展程度的提升,日益逼近技术前沿和制度前沿,后发优势不断丧失,经济增速就会日益向发达国家靠拢。如果在追赶阶段忽视了政治、经济、社会的深层次制度建设,就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为了应对上述转型过程、降低转型成本,政策可以做的事情是:

      第一,补充有效需求、稳住既有产能。这主要是加大公共品的投资,包括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环保等,这些资本的产出符合需求升级的方向。

      第二,短期增加负债、中长期加税。为了完成公共投资扩张,同时消化当期的过剩储蓄,政府需要加大举债量,包括直接的国债和间接的政策性金融债,同时货币政策要配合降低利率,来降低债务滚动的成本。但在中长期,必须要增加税收来覆盖债务。但税收是一个复杂的公共博弈过程,只能渐进而行,甚至在负债压力倒逼下进行。所以短中期还是要靠举债。政府举债扩张的同时要通过拉动需求来降低私人部门的债务负担,才能驱动经济自发恢复。

      最后,最重要的事情是激发新资本形成。通过进一步扩大、深化开放和制度变革,特别是通过打破垄断、减少管制、发展资本市场、推进国企改革等大力度的制度供给扩张,来实现新的供给创造需求、拉动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