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财富故事
  • B1: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中日韩领导人齐声促谈三边自贸协定
  • 10月财新PMI大幅回升
    实体经济压力减缓
  • 高端装备技术半数获突破
  • 变化中的纽带
  • 大宗商品信心抬头 下月或迎荣枯拐点
  •  
    2015年11月3日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要闻
    中日韩领导人齐声促谈三边自贸协定
    10月财新PMI大幅回升
    实体经济压力减缓
    高端装备技术半数获突破
    变化中的纽带
    大宗商品信心抬头 下月或迎荣枯拐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高端装备技术半数获突破
    2015-11-03       来源:上海证券报      

      大规模产业化或在“十三五”末

      ⊙记者 阮晓琴 ○编辑 谷子

      

      昨天,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在工博会“2015高档数控机床论坛”上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说,与中国制造2025密切相关的国家“04专项”一半取得技术突破,四成进入产业化,大规模地产生经济效益预计在“十三五”末。届时,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与国际水平差距将大大缩小。

      “04专项”四成进入产业化

      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之后又公布了关于推进《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加之近十年来推进的包括01、02、03、04专项在内的十余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规划,构成了我国振兴制造业的战略与技术部署。

      据介绍,“04专项”数控机床专项包括数控、主机和功能部件和关键部件等。经过努力,我国高端装备突破了一些关键技术,比如航空领域的800MN大型模锻压机等重型设备,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为军机跨代发展和大飞机研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卢秉恒院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经过“863计划”和“04专项”等多年积累,中国高端装备制造技术从无到有的,由弱到强,有所突破的占了一半。中国数控机床在设计、制造和实验等上了一个很大台阶。比如五轴联动机床、中高端数控机床和国家急需的大装备,都取得了很大进步。

      汽车领域装备也实现了重大突破,包括冲压、焊接、涂装和整装等四大汽车关键工艺。其中,冲压已经取得经济效益。东风汽车一位人士称,焊接、涂装很快也能见效益。

      卢院士称,40%的“04专项”技术进入已经产业化阶段。其中,20%实现了量大面广的产业化,20%的进入批量化、工程化应用。8~10家企业已经从这些新的高端装备技术中获得效益,为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打下了技术支撑。

      大规模产业化或五年后

      德国工业4.0引领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经历了蒸汽时代、电力时代、电子和信息技术时代,当前的基于物流和无线通信的信息物理系统即工业4.0。

      据工信部部长苗圩介绍,中国制造尚处于工业2.0和3.0并行发展阶段,必须走工业2.0补课、工业3.0普及、工业4.0示范的并行发展。

      记者从论坛上获悉,“十三五”期间高端制造的思路已经明确:中国制造2025将与创新协同结合起来,高端制造在大规划、市场驱动下实现追赶与跨越并举。实施全社会协同,包括市场协同、国家项目采购;产学研协同,企业应成为集成创新的主体。用新思路建创新平台建设,将网络化、CAD、3D打印等结合起来填补中国制造短板的一体化开发;要把科技计划协同,在智能制造“新三基”传感器、软件和大数据上布局;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上有所作为。

      针对高端装备业板块在资本市场受到追捧的话题,卢院士提醒投资者,基础工业是技术的渐进。高端机床要形成持续热点,要靠企业把自己做好。高端装备整体产业化成熟,估计要四、五年以后,那时中国与国际前沿技术的差距可大幅缩小。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党委书记王德成也认为,高端装备大规模产业化大约在四、五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