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专栏
  • A8:财富故事
  • B1: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妖魔化邻国
    折射日本社会心态
  • 信息真空:互联网金融的阿喀琉斯之踵
  • 你的消费直接影响了宏观经济和社会福利
  • 今天我们身边有太多“东食西宿”的齐女
  •  
    2015年11月4日   按日期查找
    A7版: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A7版:专栏
    妖魔化邻国
    折射日本社会心态
    信息真空:互联网金融的阿喀琉斯之踵
    你的消费直接影响了宏观经济和社会福利
    今天我们身边有太多“东食西宿”的齐女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今天我们身边有太多“东食西宿”的齐女
    2015-11-0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胡飞雪
      □胡飞雪

      环视周遭,看看那些大银行大公司的霸王条款,政策的好处、市场的好处都要占,却又不愿承担社会性责任和市场化的风险。人有贪婪的本性,都想鱼与熊掌兼得,但我们的社会要健康发展,要有未来,我们只有回归到理性的位置上,回归到理性的追求中。

      汉朝学者应劭编著的《艺文类聚》卷四十引《风俗通》一段故事云:“俗说:齐人有女,二人求见。东家子丑而富,西家子好而贫。父母疑不能决,问其女,定所欲适,难指斥言者,偏袒,令我知之。女便两袒。怪问其故。云:‘欲东家食,而西家宿,此为两袒者也。’”用当今之白话说,齐国某村有一妙龄小姐,正待字闺中,村东、村西有两户人家几乎同时派遣媒人前来牵线。村东人家的小伙相貌丑陋,但家境富裕,且朝中有人,更兼境外还有很多存款、房产;村西人家的小伙貌赛潘安,却穷得常常揭不开锅,狗都嫌弃远去。这让父母二人陷入两难境地,迟迟不能决定,就打出政治民主、婚姻自由的旗号,把难题皮球踢给了女儿:终身大事,还是闺女你来决定想要的吧,如果你不好意思开口直说,就露出左胳膊或右胳膊来表示。这位小姐于是挽起袖子露出两只胳膊。父母惊讶,问为啥子东西两家都要呢?我们这位小姐大大方方道:我想最好是白天在东家吃香喝辣享用鱼翅美食大餐,夜里到西家拥帅哥美男鸳鸯共枕!

      这便是成语“东食西宿”的出处由来,意指贪婪的人各方面的好处都要,不可能兼得的好处也想两全其利。那么,这是历史上真有其事,还是古人的向壁虚构杜撰?经过我对现代众多事例的考察,以今度之,我敢肯定,齐女这种追求两袒的现象不仅真实存在,而且大量存在、普遍存在。下面试举几例:

      民国时期,中国已算进入了工业时代、现代社会,但女同胞们的追求、理想和人生目标与那位齐女并无二致,即使十足优秀的现代女性张爱玲也曾说:“用别人的钱,即使是父母的遗产,也不如用自己赚来的钱自由自在,良心上非常痛快。可是用丈夫的钱,如果爱他的话,那却是一种快乐,愿意想自己是吃他的饭,穿他的衣。那是女人的传统权利,即使女人现在有了职业,还是舍不得放弃的。”人性有相通相同之处,贪婪的人都是要鱼与熊掌兼得的。

      再看我们身边的银行,过去主要靠吃存贷款巨大的利差这块奶酪,现在,这块奶酪理直气壮、死抱住不放仍照吃不误,同时又打着创新、服务的旗号,制造了逾千上万个收费项目,你去银行开立了账户,要收年费;你存款若不足多少元,就收小额账户管理费;客户手机丢失了,换了一个号,找它更改一下,竟然狮子大开口,收取63元的更改费。银行是经营资金的,它不光吃资金的提供方,还吃其资金的借贷方,收费也是名目繁多、花样百出,令人眼花缭乱,什么咨询费,诸如评审费,还有账户监管费,真可谓泱泱大观、不一而足。

      再看我们身边某些医院的善变嘴脸:既向政府要经费补贴、优惠政策,又向患者兜售高价药品。政策的好处、市场的好处都要占,却又不愿承担社会性责任和市场化的风险。

      再看那些贪官在狱中写的悔过书:初上仕途,也想做个好人,做个好官。可是,看到那么多的土豪商人一顿饭就几千几万,穿名牌、坐豪车,就心理失衡了,凭什么他们这些被监管者年薪二、三百万,而我干一年只有区区几万?于是就开始处心积虑想方设法弄钱了。为官作宰的跟商人攀比,错在何处呢?错在“偏私”、“偏伤”,《荀子·不苟》有言:“凡人之患,偏伤之也。见其可欲也,则不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不顾其可害也者。是以动则必陷,为则必辱,是偏伤之患也。”政府官员与商人攀比,就是只见其可欲可利的一面,只比收入,而不比成本和风险。官员的收入,借用投资理财方面的术语讲,是所谓“无风险固定收益品种”,就好比债券(国债或企业债),不论发债人年经营业绩多少或有无,都会向持有人支付早先承诺的利息收益。而商人的收入,却与债券收益大不相同,商人的收入更像是投资持有股票的收入,是有风险的,期限和金额也不是固定的,可能很长、很高,也可能很短、很低,也有可能血本无归,甚而人财两空。这些道理,对那些被贪婪所驱使的人来说,已不起丝毫作用了。在那些贪官们的心中,不进不退,不改不革,原地踏步,连石头也不摸,半行政半市场的状态或许是最惬意的,追名逐利、蝇营狗苟者既可水路两栖、脚踩双船,也可吃里扒外,要瓜有瓜要豆有豆,要风有风要雨有雨,要风花雪月有风花雪月,想真戏假作就真戏假作,想假戏真唱就假戏真唱,跨界穿越赢家通吃!

      人不能被贪婪驱动,从东西兼占这种不良奢望和不良事实中走出来,回归到理性的位置上,回归到理性的追求中,我们的社会才能健康,才有未来。

      (作者系投资人,知名财经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