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新闻·市场
  • 4:新闻·财富管理
  • 5:新闻·公司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调查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信息披露
  • A8:书评
  • B1: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10月信托发行数量规模“双降”
    证券类信托或随股市回暖
  • IPO归来
    需警惕债基短期风险?
  • 大数据模型凸显选股优势
  • 景顺长城鑫月薪定期支付债基
    11月12日开放申赎
  • 板块轮动凸显赚钱效应 进攻防御宜均衡配置
  • 巨额并购交易是否意味着市场见顶?
  •  
    2015年11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A5版:研究·财富 上一版  下一版
     
     
     
       | A5版:研究·财富
    10月信托发行数量规模“双降”
    证券类信托或随股市回暖
    IPO归来
    需警惕债基短期风险?
    大数据模型凸显选股优势
    景顺长城鑫月薪定期支付债基
    11月12日开放申赎
    板块轮动凸显赚钱效应 进攻防御宜均衡配置
    巨额并购交易是否意味着市场见顶?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10月信托发行数量规模“双降”
    证券类信托或随股市回暖
    2015-11-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业内人士表示,未来随着信托业基础资产的难觅,固收类信托日益难买的现象有望持续,“秒杀”产品仍将成为市场常态

      ⊙记者 金苹苹 ○编辑 长弓

      

      当资产配置荒开始在金融机构间蔓延之际,传统的集合类信托产品的发行与成立数量,均出现一定的下滑趋势。不仅如此,在产品规模上,集合类信托产品也出现了缩水的迹象。业内人士表示,未来随着信托业基础资产的难觅,固收类信托日益难买的现象有望持续,“秒杀”产品仍将成为市场常态。

      根据格上理财统计,2015年10月,全市场共有42家信托公司参与发行,成立了146只固定收益类集合信托产品,纳入统计的120只产品总规模为234.87亿元。统计显示,10月成立的产品数量环比减少32.72%,同比减少27.72%;而产品的规模环比减少39.05%,同比增长2.09%。数据显示,10月集合信托产品成立数量、成立规模较9月均有大幅下滑。

      针对固定收益类信托产品发行下滑的原因,格上理财的研究报告分析称原因可归结为五点。首先,由于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造成房地产类信托的风险系数相对较高,募集困难,加之信托公司主动收缩此类信托产品的发行,导致长期占比较高的房地产信托发行萎靡。其次,工商企业信托的发行一直处于相对平稳状态,10月发行情况略有下降,与国家经济整体走势吻合。其三,基础产业类信托的发行则受限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在经历6月份大幅发行,7-9月陆续释放的情况下,10月份发行供应有所下降。 第四,在央行实施宽货币政策的基础下,货币宽松、利率下行的环境造成了企业融资渠道增加,融资成本降低,也一定程度上使得信托的发行量有所下降。最后,目前市场普遍认为股市泡沫和风险已经得到相当程度的释放,股市处于相对安全区域,买点逐渐闪现,入市资金的分流也影响了信托项目发行的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从资金投向来看,10月基础产业类产品发行数量夺得魁首,占比32.50%;工商企业类次之,占比20.36%;其他类占比20.00%,金融市场类占比15.00%,房地产类占比12.14%。可见10月份基础产业类信托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格上理财认为,这种现象源于投资者对大多数隐含地方政府财政或信用支持类基础产业信托的偏爱。且事实上,近期发生兑付风波的信托产品无一例属于基础产业类信托,所以,基础产业信托仍然会是市场追捧的热点,其主导地位短期内不会发生改变。

      另一方面,10月份证券投资类信托数量继续下滑。受到场外配资清理的影响,伞形信托已经不再发行,单一结构化信托产品也因被迫放弃外部信息系统下单,发行与成立规模下滑,存量业务也缩水严重。格上理财预期,鉴于目前证券投资类信托产品的发行情况或已触底,未来发行情况或会随着股市利好而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