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市场
  • 6:市场
  • 7:评论
  • 8:艺术资产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私募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互动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特别报道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专访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海外
  • IPO新规下 打新基金收益不宜期望过高
  • 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财富管理专区互动平台
  • 一周互动聚焦
  •  
    2015年11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A7版:基金·互动 上一版  下一版
     
     
     
       | A7版:基金·互动
    IPO新规下 打新基金收益不宜期望过高
    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财富管理专区互动平台
    一周互动聚焦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IPO新规下 打新基金收益不宜期望过高
    2015-11-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王彭

      

      在今年上半年的单边牛市中,以打新为主要获利手段的打新基金备受稳健型投资者的追捧。然而,伴随着股市的剧烈震荡,新股发行被迫暂缓,在此背景下,无新可打的打新基金遭到巨额赎回,也一度了淡出投资者的视野。本次IPO的重启,无疑让在“寒冬”中煎熬数月的打新基金看到了苦尽甘来的希望。不过,业内人士指出,由于游戏规则的改变以及当前市场状况,预计打新基金很难再现上半年的高收益,投资者选择打新基金时,不宜抱有过高的收益预期。

      根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测算,打新基金收益由两部分组成——底仓收益和新股收益,由于今年1到5月份市场的狂热,部分打新基金将底仓股票占资产净值的比例有所放宽,结合6月以前市场平均涨幅达到138%的情况,部分打新基金半年时间就获得了两位数以上的收益。从规模上来看,截至6月30日,打新基金净值规模步入百亿元级别的超过60只,其中有4只基金的规模更突破150亿元大关。

      不过,伴随着本次IPO规则的改变,打新基金或难以再现上半年的高收益。首先,取消预缴款政策,降低了新股申购门槛。海通证券分析师指出,由于新股发行机制将取消网上网下申购预缴款,打新资金成本将大幅下降,申购热情或大幅提高,这将直接导致后续中签率下降。博时基金固定收益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打新收益率由中签率和新股持有期回报率共同决定。上半年股票市场持续上涨,新股回报率一度超过500%,但打新热情高涨,导致新股中签率和打新收益率持续下降。在取消预缴申购资金后,与上半年相比,打新资金的利用效率显著提高,新股中签率还将进一步下降;同时在目前市场环境下,新股持有期回报率也将有所降低。打新的无风险收益可能显著下降。

      另外,新股的发行价格也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原有发行制度下,证监会对发行价格进行了严格的窗口指导,这也是打新成为无风险投资的主要原因。但新的发行体制一旦放开发行价格指导,改为市场化定价,则一二级市场存在的无风险套利空间将大大缩水,从而对打新基金的收益率造成致命打击。国泰君安首席债券分析师徐寒飞认为,在新机制下,小盘股IPO被低估的情况可能大大减弱,打新的一二级套利收益将下滑,打新可能不再是无风险事件,投资者需要承担跌破发行价的风险。针对这种风险,证监会明确表态,新股申购应为投资者自主决策、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行为。

      总体而言,招商基金认为,按照新的办法开启的IPO将于明年年初开始进行,对打新基金的影响取决于最终颁布的发行办法。如果打新仍将获得无风险收益的话,打新基金将依旧按照打新和债券相结合的做法,留出一部分流动性去满足缴款的要求,剩下的资金由于不需要冻结,可以配置债券或者货币市场工具。但如果对于发行价格不再设有窗口指导,即打新并不是无风险收益,则打新基金的策略也将随之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