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公司
  • 4:市场
  • 5:市场
  • 6:评论
  • 7:广告
  • 8:艺术资产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互动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特别报道
  • 指数中阴调整 基金仓位微降
  • 行业研究
    在把握热点投资时失效了吗?
  • 寻找低增长行业中的
    幸运儿
  • 华安基金钱晶:关于分级基金市场发展的一点思考
  •  
    2015年11月30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基金·基金一周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基金·基金一周
    指数中阴调整 基金仓位微降
    行业研究
    在把握热点投资时失效了吗?
    寻找低增长行业中的
    幸运儿
    华安基金钱晶:关于分级基金市场发展的一点思考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华安基金钱晶:关于分级基金市场发展的一点思考
    2015-11-30       来源:上海证券报      

      

      ⊙华安中证银行分级、华安创业板50分级

      基金经理 钱晶

      

      分级基金诞生于2007年,2011年产品设计基本成熟,自2014年底在大牛市的背景下获得了巨大发展。2015年,整个分级市场的规模曾一度达到了5000多亿。在过去几年,分级基金这一产品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市场对这一类产品的需求巨大。

      简而言之,分级基金通过将母基金进行风险和收益分层的方式,同时满足了两类客户的需求:

      以保险公司为代表的机构客户,这类客户对于A类份额这样一种收益率较高,净值风险较低的产品有极大的需求;

      以千千万万的散户为代表的个人投资者,这类客户对于B类份额需求强烈,原因是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B类份额相比股票有其独特的天然优势:

      一、分级基金的母基金多为跟踪某一行业或主题的指数型基金,一般而言,投资者只需看对行业或主题,买入对应B份额即可获得不错的收益,帮助投资者避免了择股的烦恼。

      二、B类份额作为一种低门槛的杠杆工具,有效填补了当前这一类金融产品的空白。

      正是由于市场对分级基金这一产品的巨大需求,近两年来,分级基金产品规模迅速扩大。但是,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在今年6月份以来的股市大幅调整中,以往一些被忽视的风险也得以暴露。从事后看,暴露的风险主要有两点:

      一、许多投资者在未了解B类份额产品特征的情况下,以高溢价买入了临近下折、甚至是已经触发下折的B类份额,导致在较短的时间内,承担了巨大的亏损。

      二、A类份额触发下折后,由于客户大量赎回折算得到的母份额,对市场产生了较大的冲击。

      风波之后,分级基金这一市场的风险得到了监管层的重视,也有众多行业专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当前市场提议的改进方案集中在提高准入门槛和修改部分条款。

      笔者以为,从避免上述两类风险的角度来看,简单的提高门槛指标不治本,条款的改良设计才是更好的方案。一个可行的改良设计是,借鉴申万深成指模式,当B份额净值跌破0.2时,采用同涨同跌模式,并在B份额净值继续跌破0.1元时,进行三类份额归一。

      对于已有的分级产品投资,笔者建议,请券商端加强投资者教育,如请买入B类份额的投资者签署相关的风险揭示书等。

      另外,也请投资者购买分级B类份额时,重点关注分级基金的相关指标,如整体折溢价率等,以帮助快速甄别风险。当整体溢价率较高时,意味着B份额的价格可能高估,建议回避;反之,则可在看好指数的前提下,积极参与B份额投资,充分利用杠杆享受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