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公司
  • 4:市场
  • 5:市场
  • 6:评论
  • 7:广告
  • 8:艺术资产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互动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特别报道
  • 欧美波幅收窄存差异
    A股短调过急易反抽
  • 体育产业市场化改革加速
  • 感恩节实体店销售看淡
    美国零售股遭遇“寒流”
  • 行情或进入震荡整理期
  • 市场生态重建 重在优化结构
  •  
    2015年11月30日   按日期查找
    4版: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市场
    欧美波幅收窄存差异
    A股短调过急易反抽
    体育产业市场化改革加速
    感恩节实体店销售看淡
    美国零售股遭遇“寒流”
    行情或进入震荡整理期
    市场生态重建 重在优化结构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市场生态重建 重在优化结构
    2015-11-30       来源:上海证券报      

      ⊙阿琪

      

      随着IPO本周起正式重启,近期市场开始进入波动幅度与交易量双双收敛的虚势迎新状态,多空分歧再次显现。IPO重启、券商自营做空解禁、美元加息预期、经济工作会议预期、上市公司年末分配预告等各种年终因素也开始侵扰市场,使得行情趋势更加扑朔迷离。

      我们近期分析,始于今年6月的灾害性下跌是一次市场生态的切换,在经过9月份以来的修复性反弹之后,明年的A股市场将处于一个新生态的重构期。其主要市场背景因素是:2012-2013年是改革启蒙期,2014-2015年是改革筹划期,特征是“风声大,雨点小”,市场也因此处于所谓“改革牛”的憧憬状态;而2016年随着“十三五”规划的确定,将进入改革攻坚期,市场也将进入新背景因素下的新生态重构期。我们认为,2016年的改革将进入一个“砸墙期”,主要是破除一些业已存在的改革路障。一是“砸破”部分地方政府不作为的墙,二是“砸破”部分既得利益者固守的墙。“砸墙”阶段或有阵痛,还难见规模效应的改革红利。因此,2015年所谓的“改革牛”只是个主题驱动的“憧憬牛”,2016年也还难见“红利牛”。

      2016年有许多事关市场生态建设的大事与要事出炉与落地,《证券法》修订后的颁布、IPO注册制的落地、科创板的推出、新三板分层、深港通与沪伦通的推出、期权业务开展、期指等衍生品交易制度的重修,以及金融反腐的深入、监管“三会”融合、市场杠杆率的重修等,都决定着未来几年股市的生态环境、行情演绎形式、市场盈利模式等都将发生重大变化。

      2016年的市场,市场基础制度在变(《证券法》与注册制)、监管体系在变(“三会”融合趋势)、市场结构在变(科创板、三板分层、深港通、沪伦通等)、市场交易制度在变(期指制度重修、市场杠杆率重修、打新规则的改变)、人在变(部分主事者因金融反腐落马)等最终必然会导致市场各参与主体行事方式的改变。因此,2016年的市场将处于一个市场新生态的重构期。生态重构期的行情一般以无趋势、先宽幅震荡、后逐渐收敛为主要特征。

      随着9月份以来的修复性反弹进入滞涨阶段,按照生态重构的主趋势,现行的市场结构已经在悄然变化,市场三大阵营的结构层次也正在逐渐形成:一是,资产荒背景下优质股的持续恒强,主要以成长性较为确定的新兴产业股为主;二是,随着大盘“折返跑”的主题轮动,以基本面尚可的题材股为主;三是在三季度“被砍伤”后已无自愈能力的板块,则将继续走衰,主要以转型无望的传统产业股为主。这三大阵营正在形成主板2:5:3、创业板5:3:2的行情结构序列。我们认为,2016年市场的非系统风险会显性加大,在去产能“最后一杀”、转型失败、传统产业的债务兑付风险、前几年高价并购形成坏账风险等诸多因素发酵下,预期2016年开始会涌现一批破产型的*ST公司。并且在注册制落地的催化下,市场结构大分化趋势已不可避免。因此,如果说2015年的投资行为主要是防系统性风险,则2016年的投资行为主要是防非系统风险。

      我们认为,当前时期关注行情的短期波动是次要的,更主要的是按照市场结构分化趋势在反弹中优化持仓结构,这是目前阶段的第一要务。资产荒意味着好资产十分稀缺,因此成长性较为确定的新兴产业股是众星捧月,只要没出现极度泡沫化则坚定持有;对于主题轮动的“折返跑”,交易型选手可继续乐此不疲;而对于转型无望、产能未出清的传统产业股,或者“讲故事撑股价”的个股,在反弹中应坚决予以舍弃。

      对于近阶段行情的主题性机会,我们前期分析提示了岁末年初阶段的含权次新股行情具有“11-12月份是布局期、1月份是休整与分化期、2-3月份是热度炒作期”的运行特征,相对于其他“炒一个扔一个”的概念类股票,仍有着更多选择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