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财富故事
  • B1: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国内首单购房尾款
    ABS挂牌
  • A股“好动”怎么应对
    轮动主题基金有妙招
  • 拍 卖 公 告
  • 易方达与丹斯克资本
    结成长期合作伙伴
  • 能否继续骑“牛”前行 机构激辩2016年债市
  • 震荡市避险情绪升温
    工银货币凸显配置价值
  •  
    2015年12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A5版:研究·财富 上一版  下一版
     
     
     
       | A5版:研究·财富
    国内首单购房尾款
    ABS挂牌
    A股“好动”怎么应对
    轮动主题基金有妙招
    拍 卖 公 告
    易方达与丹斯克资本
    结成长期合作伙伴
    能否继续骑“牛”前行 机构激辩2016年债市
    震荡市避险情绪升温
    工银货币凸显配置价值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能否继续骑“牛”前行 机构激辩2016年债市
    2015-12-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分析人士指出,资产配置荒仍在继续,经济探底,宽松政策仍有空间,债市慢牛基础仍在。不过,随着信用事件持续发酵、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货币宽松边际减弱以及股市回暖资金分流影响,债券牛市到底还有多少空间也成为市场争议的焦点

      ⊙记者 王诚诚 ○编辑 长弓

      

      不知不觉间,债市已经在曲折中走出了史上最长牛市。回望2015年,在2014年波澜壮阔的大牛市之后,债市继续高歌猛进。随着A股大牛市半途夭折以及“资产荒”的到来,以交易所公司债为代表的固定收益品种受资金追捧,债券市场在下半年持续火爆。

      2016年,债券市场将如何演绎?能否继续骑牛前行?分析人士指出,资产配置荒仍在继续,经济探底,宽松政策仍有空间,债市慢牛基础仍在。不过,随着信用事件持续发酵、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货币宽松边际减弱以及股市回暖资金分流影响,债券牛市到底还有多少空间也成为市场争议的焦点。

      

      债市仍将延续供需两旺状态

      纵观近期市场上的最新观点,“历史最长牛市并未结束”、“利率新低后还有新低”成为主流言论。分析人士指出,宏观经济尚未出现见底信号是债市基本面最大支撑。此外,从流动性角度看,虽然供给压力明年有望加大,不过在资产荒的背景下,债市有望呈现供需两旺。

      据统计,利率债和信用债加总,今年净增量达到9万亿元,创历史之最。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鼓励提升直接融资比例,加上地方政府债置换计划继续推动,2016 年债券净增量有望进一步提高。

      “2016年,债券新增量有可能达到12-13 万亿元,将明显超过贷款的净增量。债券余额占GDP的比重将进一步上升,债券市场在整体经济和社会融资中的重要性都将明显提高。”在中金公司看来,这其中包括5-6万亿元置换类的地方政府债、超过1万亿元的记账式国债,以及同样是万亿级别的政策性银行债及专项金融债。

      尽管今年和明年债券净增量提升不少,但在不少机构看来,融资需求萎缩、贷款和非标不良率升高的情况下,各类型机构对债券的配置需求也会上升,债券市场仍将延续供需两旺的状态。

      海通证券指出,区域中小银行仍会保持较强的债券配置需求。其次,巨大的资产到期再投资压力会倒逼各类型金融机构增加债券类资产配置。再者,在12月份旧模式打新结束后,大量的打新资金可以回归到债券市场,成为债券配置的重要资金来源。

      不过也有机构认为,当前债券利率已下行至低位,进一步大幅下降的空间有限,加上多种影响因素相互制衡,预计2016年债市将是震荡的慢牛行情。

      “2016年上半年经济或仍在寻底之中,货币宽松将继续,利好债市,国债利率可能创新低。但随着宽财政的托底作用体现,货币宽松边际减弱,通缩风险降低,2016年下半年债市或有调整风险。”海通证券认为。

      申万宏源也指出,明年CPI有望呈现两头高中间低,这意味着债市上半年投资机会好于下半年,下半年要防范物价上升的风险。

      信用风险排雷

      将成为明年债市主要投资主题

      虽然债市慢牛预期不减,但在民生证券看来,债市已经进入“2.0时代”,这主要体现在债券违约常态化、个券收益率波动加大上。更有机构指出,信用风险排雷将成为2016年债市最主要的投资主题。

      “随着经济的下行,过剩产能出清加速,违约将常态化,个券和行业分化加剧,预期到的违约事件对于整个市场冲击较小,超预期违约事件冲击较大。而在扩容和违约常态化下,个券收益率受企业和行业资质波动影响更大,信用债研究要求精细化、股票化。”民生证券认为。

      国泰君安分析师徐寒飞也指出,尽管从系统性风险角度,外部融资条件宽松、资产厚度缓冲以及外部刚兑压力背景下,中高评级信用利差仍有低位基础,但尾部信用风险的加速暴露,会主导阶段性的市场波动,尤其是中低评级的估值分化。

      “无论从避免违约角度还是避免估值损失角度,信用风险排雷都是当前和未来信用债投资的重要主题。”

      东北证券则认为,2016年债市相对前两年震荡加大,单边上涨和下跌概率比较小。债市信用利差会出现明显的结构性分化,信用违约风险加大。市场应仔细甄别信用风险,利率债、高信用等级信用债仍是市场主要配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