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信息披露
  • A8:科技
  • B1: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港股通成交回升近四成
  • 券商股冲高回落 沪指小幅调整
  • 基金:注册制利好股市中长期发展
  • 上证50ETF期权每日行情
  • 年末行情是非多
  • 仇晓慧致李雅非女士和红山公司赔礼道歉声明
  • 商业连锁股有望迎来价值重估契机
  •  
    2015年12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4版:新闻·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新闻·市场
    港股通成交回升近四成
    券商股冲高回落 沪指小幅调整
    基金:注册制利好股市中长期发展
    上证50ETF期权每日行情
    年末行情是非多
    仇晓慧致李雅非女士和红山公司赔礼道歉声明
    商业连锁股有望迎来价值重估契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年末行情是非多
    2015-12-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阿琪 ○编辑 杨晓坤

      

      我们前期分析提示,A股从12月份起将结束反弹季,受各种年终因素的影响将转入震荡季;11月份至今各投研机构年度策略路演众所一词的“流动性+资产荒”、明年仍是牛市趋势的预期太乐观;近期以金融与地产股领头的权重板块轮动上涨是9月份以来大市反弹中的滞后补涨,而非风格轮动,资金向权重板块流动是市场风险偏好降低的信号;在未来比较长的时间内,随着市场诸多制度性改革的推进,A股整体将处于一个新生态的重构期。

      临近年末,近期A股开始呈现“一增多、一减少”的特征。一增多,即美元加息预期显著增强、资本外流压力明显增大、IPO重启后对市场资金的干扰明显、注册制实质性推进、各种企业债务和P2P兑付风险显现增大、多家投研机构对明年的经济预期“不约而同”地从6.7-6.8%下调至6.4-6.5%,PPI继续下行等各种侵扰市场的因素显著增多。一减少,即沪深两市的交易量开始收缩,说明在9-11月份的自救性反弹之后,有许多资金已经“解套离场”,也显示年终市场的清淡效应开始出现。因此,尽管行情整体仍处于9月份反弹以来的相对高位区,但年末行情是非多,我们对阶段性时间内的A股预期是“涨少跌多”,交易策略上有必要减少入市头寸。

      我们近期分析认为,在经过9-11月份的反弹季之后,目前A股又变得不便宜。在明年银行业利润因坏账率上升可能首次出现负增长、上游原材料行业利润继续大幅负增长、全市场公司整体利润可能零增长的背景趋势下,我们不认为在目前94倍整体法PE的创业板、剔除银行和“两桶油”后全市场整体法PE为39倍的市场能走出传说中的新牛市。目前的A股从投资角度总结是“比较贵”,资产荒对应的是比较贵的资产,两者之间形成涨跌博弈,这也是当前多空分歧开始增大的核心因素。我们预期,后阶段A股好的趋势是区域震荡,差的趋势是缩量回调。如果A股在当前位置、当前时机还能继续走出新的波段性反弹,则其后必然会导致更大波段的回跌。

      我们认为,目前经济层面的最大风险是传统行业的坏账风险;目前股市层面的最大风险是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并购泡沫风险。自2012年以来,由于创业板市场的极大造富效应,以及鼓励创新转型的政策暖风不断,近几年PE、VC等各种形式的股权投资、企业跨界并购与产业链并购等极为火爆,许多上市公司在主营不景气的情况下,已经变身为实际意义上的投行和资产管理公司,各种形式的股权投资基金风起云涌,大量的社会资本在弃实从虚之后,也积极投入股权财富的运动中。在“僧多粥少”的市场状况下,好的股权投资和并购项目越来越少,被并购的对价也越来越贵。尽管二级市场在今年三季度的灾害性下跌后,估值水平有所下降,但股权投资的一级市场和并购市场依然热度不减,利用并购刺激股价再高价增发的案例屡见不鲜,二级市场在主题投资感召下逐热、追高也是热情不减。并购市场已经出现泡沫甚至是显性泡沫,目前至少已有超过一半的上市公司投身到这场并购运动中。我们认为,时间会是最好的检验,在这场“饥不择食”的并购运动中,将来会有相当多的已并购项目难达预期,甚至会形成坏账。这个潜在风险不可小觑,值得持续观察。

      我们近期分析,如果说2015年市场的风险主要是系统性风险,2016年市场的风险主要是非系统风险。在经过9月以来的这轮修复性和自救性反弹之后,在注册制落地预期增强和1月份大股东禁售解禁的催化作用下,后阶段比较长时间内的市场或有一个秩序凌乱、结构分化的过程。因此,目前阶段不以价格高低、不论盈亏与否,按照优胜劣汰原则优化持仓结构、降低持仓部位仍是投资策略的第一要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