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公司调查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中国融资
  • B7:产权信息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2009 2 3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4版:产业·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4版:产业·公司
    煤企合同未签先供货 电企库存尚足
    专家:五大电企借进口煤“逼宫”难以奏效
    石化产业振兴规划最快本月出台 炼油和化肥将是扶持重点
    青岛港加速
    前湾四期工程建设
    广东去年纺织服装出口额下降18.7%
    国泰港龙再降燃油附加费
    去年国际航空货运量跌4%
    BDI重上千点 未来走势需看钢价脸色
    亚太航空公司纷纷削减航班
    全球主要石油巨头去年四季度业绩频报滑坡
    力拓证实与中铝公司洽谈融资事宜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石化产业振兴规划最快本月出台 炼油和化肥将是扶持重点
    2009年02月0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陈其珏 实习生 陈妍
      ⊙本报记者 陈其珏 实习生 陈妍

      

      备受关注的石化产业振兴规划仍“待字闺中”。本报记者昨日从一位参与规划制定的人士处获悉,目前规划草案还需要经过几轮专家评议和部委协调才能最终定稿并提交国务院审议,通过后最快本月内有望出台。根据我国国情及行业实际情况,炼油和化肥将是规划的重点。

      上月,国内有媒体曾报道称规划将于春节前提交国务院。但上述人士告诉本报记者,石化产业振兴规划远比已经出台的钢铁、汽车两大产业规划更为复杂,且涉及的子行业众多,因此不会这么快就完成草拟。他预计仍需要再经过至少三四轮专家评议以及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两大部委的协调才能最终定稿。之后,再经过国务院审议通过后才可能对外发布。

      “不过,考虑到拉动内需和行业振兴工作的紧迫性,规划的制定也不会拖得太久,预计在这个月内应当可以‘见光’。目前,各方主要是对炼油项目的投资规模仍存在一定意见分歧。”上述人士透露说。

      据此前业界透出的消息,石化产业振兴规划可能对未来两年的炼油改造项目拟就一份投资蓝图,预计将以1000亿元资金用于提升国内炼油等级。此外,还将有数十个新建项目和资源类项目收购将受到政策扶持,涉及投资逾4000亿元。

      “炼油在整个石化产业中占据龙头地位,对拉动内需的作用十分明显。故此,炼油成为这次石化产业振兴规划的‘重头’是毫无疑问的。”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昨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据他介绍,炼油项目规划无外乎改扩建和新建项目。此前,各地已有多个大型一体化炼油项目动工兴建,地方上还有不少小型炼油项目筹备待建,但这些项目中有不少甚至还未拿到政府的最终批文。

      “原本这些各地争建炼油项目的获批结果并不明确,很容易造成重复投资。此次规划制定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其中一些项目以国家规划的形式明确下来,一部分获批项目可以放心去建,而另一部分未进规划的项目则将失去政策支持。”董秀成说。

      另据上述参与规划制定的人士透露,考虑到农业在中国经济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此次规划还将重点就化肥业发展提出扶持意见,可能涉及税收、储备等多个方面。

      而本报记者此前从另一位知情人士处了解到,石油储备尤其是商业储备也是此次规划内容的一部分。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昨天向本报记者指出,“在当前油价低谷期,政府应抓住时机,进行大量石油收购,加快石油储备步伐,提高中国能源安全度。石化振兴规划将使我国的石油储备特别是商业储备更有计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