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金融·证券
  • 7:金融·证券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期货·债券
  • A4:观点评论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信息披露
  • B4:特别报道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中国融资·保险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产权信息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2009 3 3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4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4版:观点评论
    4万亿投资应有“绩效审计”
    金融海啸第二波正在美欧涌动
    股神道歉:“美国好日子在未来”?
    英国动物园临时工也成竞聘热门
    比黄金更宝贵的市场信心从哪里来
    市场对奥巴马新政投了反对票
    经济衰退时 惜贷是常态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股神道歉:“美国好日子在未来”?
    2009年03月0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阿 西
      ⊙阿 西

      

      去年四季度当期投资收益下降96%,全年账面亏损高达115亿美元:这是巴菲特接管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44年来的最差纪录。于是,多年以来随报表一起出炉的、被投资人奉为玉音纶旨的“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就写成了“罪己诏”了。股神承认2008年在投资决策上也做了一些蠢事,甚至承认在石油方面的相关交易上,他完全错了。

      但股神说自己错了,人们还是更愿意把他当作神而不是人,人们宁愿相信这次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年报是暂时的。这样的信任不止是一种希望,也有很强的逻辑——一只黑天鹅的出现,虽然改变了人们天鹅皆白的固有理念,但毕竟白天鹅到目前为止还是最多的。

      然而,黑天鹅的降临是不是来路不明的偶尔的厄运?巴菲特说“各个市场的投资者就像一群误入羽毛球赛场的小鸟,晕头转向且伤痕累累”。这算不算经济周期中,神也伤心无奈的感叹呢?

      换言之,假如我们必须理解巴菲特44年奇迹不倒的基础是什么,不仅要审视他精挑细选的投资组合和曾经被奉为市场圭臬的投资方式,更要有某种市场之外的角度,来审视到底是什么成就了巴菲特的市场神话。

      我们注意到,巴菲特在公开信里,讲到了美国成长史——千万不要认为,这是简单的宣传,而不是他的投资运气所在。“不管你是否喜欢,华尔街、主街和小巷里的所有居民现在都被困在一条船上。”这句话意味深远。这意味着华尔街主导的美国,即使作了孽,全美人民也都被绑架了。当然你也能正面地理解为在危机时刻,美国从来一体。

      巴菲特总结道,美国曾经历过更艰难时期,美国从来不缺挑战,但美国克服了这些困难。因此他相信“尽管道路并不平坦,但我们的经济体系一直运转相当良好……美国的好日子就在前面。”

      从44年来巴菲特精挑细选的投资组合来看,他或许真信自己的预言。今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年报,账面资产缩水的最大投资组合,涉及可口可乐、富国银行和美国运通公司。尽管这3只股票损失惨重,但巴菲特依然坚持做这3个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并不认为这个决定是错误的。这样猜测,是因为他的道歉里没有这些内容。

      仔细看看这3家公司,无疑是美国的公司典型代表:金融机构的富国银行、信用卡消费全球最大的运通,还有从人必需的饮料来讲,就是“上帝创天地要有水之后的第二”的可口可乐。自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还有哪些公司的模式,比它们更可以代表美国这半个世纪的发展?

      再去查查伯克希尔-哈撒韦的主要营业模式,还会发现它主营保险业务,控制着若干全美乃至全球位居前列的保险公司,这些公司无一例外,都是华尔街的典型代表。要是再去看他那些已经被推崇为至高无上的投资案例,比如对吉列、对《华盛顿邮报》,比如去年底以购买优先股,其实是以借贷方式投资的GE、高盛。这样的公司,哪一家不代表美国经济、文化发展潮流?可以说,他从事投资这44年,刚好见证了美国发展模式半个世纪以来的兴盛。

      巴菲特的道歉信应当如何看?当然会见仁见智。但窃以为,巴菲特成功44年不倒的神奇之处,并不在于他有点石成金的本领,而是这44年来,作为一个美国公民,他充分地享受到了美国的经济发展。一句话,先有强大的美国,才有强大的美国公司,最后才有作为投资人神话的巴菲特。没有美国未来的好日子,就没有他的价值投资。

      所以,股神的这次道歉,或者不会是一个神的倒塌。但美国的未来如果真的只剩下他在“公开信”里的承诺,那么这个未来的好日子,还真有点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