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金融·证券
  • 7:金融·证券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期货·债券
  • A4:观点评论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信息披露
  • B4:特别报道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中国融资·保险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产权信息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2009 3 3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4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4版:观点评论
    4万亿投资应有“绩效审计”
    金融海啸第二波正在美欧涌动
    股神道歉:“美国好日子在未来”?
    英国动物园临时工也成竞聘热门
    比黄金更宝贵的市场信心从哪里来
    市场对奥巴马新政投了反对票
    经济衰退时 惜贷是常态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金融海啸第二波正在美欧涌动
    2009年03月0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吴志峰
      无论金融机构还是工商企业目前出,大事件的概率都比较大,虽然各国救援行动正在不断加大力度,但这些天来花旗银行、AIG和通用汽车或许破产或许国有化,美国一些州县政府和东欧国家将面临破产危机的坏消息显示出,金融海啸第二波正在涌动,似难以避免。然而对于第三波金融海啸还是有可能避免的,前提是全球各国政府携手应对。

      吴志峰

      对于第二波金融海啸是否到来、何时到来,曾有多种估计。《货币战争》的作者宋鸿兵基于债券市场巨大违约的可能性就提出,金融海啸第二波或许在今年三月到来。笔者认为,目前无论金融机构还是工商企业,出大事件的概率都比较大,虽然各国救援行动正在不断加大力度,但这些天来花旗银行、AIG和通用汽车或许破产或许国有化,美国一些州县政府和东欧国家也将面临破产危机的坏消息显示出,金融海啸第二波已在涌动,金融危机对贸易、投资和生产等实体经济部门的影响还将继续恶化。

      和雷曼倒闭标志着金融海啸第一波的到来一样,金融海啸第二波也会有冲击力巨大的标志性事件,目前候选者有二,或者是花旗银行、美国银行、AIG集团三家中至少一家破产(但由于太大而不能倒闭,一个替代破产的方式是被国有化),或者是债券市场作为一个整体崩盘。

      事实上,美国政府正考虑对花旗银行等超大金融机构的国有化,但问题是美国政府本身已资不抵债,所能动用的财政资源越来越有限,因此不排除其中一家倒闭,而一旦这种巨无霸倒闭,无论是作为存款机构的花旗还是作为保险巨头的AIG,都势必对金融市场构成巨大冲击,金融海啸第二波将“排山倒海”而来,甚至是宣布他们的国有化也会引发金融海啸第二波,因为投资者不计成本的抛售,对市场也是要命的。如果是企业债券市场崩盘,那就意味着实体企业和州县政府已无法偿付到期债息,经济重度衰退,大量金融机构集中破产倒闭,此时即使政府对金融大佬国有化也已无济于事了。

      从本次金融危机演化的阶段来看,第一阶段是次贷危机,从2007年初房产抵押贷款风险浮现,新世纪金融公司等房贷金融机构预警开始,次贷危机像春天的叶芽绽放并不断蔓延,期间投行贝尔斯登旗下的对冲基金濒临倒闭,2007年8月贝尔斯登总裁引咎辞职是个标志性事件。但当时美欧财经高官对次贷危机的影响仍是低估的,那时预计损失不过2000亿美元,然而次贷危机加速蔓延,直到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购,次贷危机正式爆发,但仍局限于华尔街。

      第二阶段是金融危机,次贷危机造成的损失不断扩大,引发对冲基金、保险机构和投资银行展开去杠杆化,2008年7月美国财政部宣布将救助“两房”并于9月正式接管,与此同时华尔街四大投行全部深陷困境,危机由“wall street”向“main street”蔓延,引发全球金融机构和投资人的恐慌和资产抛售高潮,业界所称的第一波金融海啸由此达至高潮。

      第三阶段是经济危机,在第一波金融海啸的冲击下,全球金融机构深受其害,深陷泥潭的不光是华尔街曾经叱咤风云的投资银行,纽约大学“末日博士”Nouriel Roubini所称的“影子银行”体系开始深度瓦解甚至雪崩,使得居于资金结算和支付系统中枢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受到严重冲击,保险巨人AIG在雷曼兄弟破产时已经开始瓦解,最终在美联储的救助下苟延残喘,即使如此,近期传闻AIG仍可能难免破产的命运。银行大佬花旗银行实际上也将破产了,其命运或许因为“太大而不能倒”的逻辑最终被国有化,但正是出于对被国有化的担心,2月20日花旗股价狂跌至1.95美元,并在23日开盘后继续深跌,带动道琼斯指数跌至7100多点的近20年新低。同样被痛击的还有美国银行以及危机中表现不俗的摩根大通。在金融机构哀鸿一片时,实体经济也早已伤痕累累,其标志性事件是通用、克莱斯勒、福特等汽车公司遭遇破产困境,其合并或破产或许难以避免。

      笔者以为,目前我们所处的阶段,也就是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渗透扩散,转化为全球经济危机并正在加深危机的阶段。

      第四阶段是社会危机。每一次大的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几乎不可避免会引发社会危机,这是因为金融经济危机会催生大批企业破产、人员失业、收入急剧下降,一部分人的生活难以为继,如果政府没有及时展开救援行动,或者由于财力有限难以大规模救援,将引发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如果当时社会的腐败或其他矛盾激化甚至演化为社会动荡,而危机阶段的国际政治风云变幻,战争可能成为危机释放的工具。比如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和其后的社会动荡与二战、以及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导致印尼苏哈托政府的垮台就是明证。目前社会危机似乎离得尚远,但世人从东欧国家、波罗的海沿岸、冰岛以及美国的一些州县都已能看到抗议示威游行在不断增多,由于东欧国家和美国的一些州县都有破产之虞,如果经济危机进一步深化或旷日持久,社会危机阶段的出现也并非不可能。

      社会危机的恶化可能导致金融海啸第三波的咆哮,其标志性事件目前来看最有可能发生在东欧国家。由于外资银行控制了东欧国家的银行体系,他们前几年在东欧国家以外币疯狂放贷以及目前疯狂的“去杠杆化”抽离资金,导致东欧国家本币巨幅贬值,有可能引爆这些国家长期的经济萧条和社会动荡。至于美国,加州等地方政府正面临破产,而一旦中国、日本、沙特联手停购其国债,将使美联储被动购入债券,基础货币的大量增加又将导致美元崩溃,最终导致美国政府内外债爆仓,那时什么银行国有化的计划都将化为乌有。

      在笔者看来,金融海啸第二波已难以避免了,然而对于危机的第四阶段以及第三波金融海啸还是有可能避免的,前提是全球各国政府携手应对。

      (作者系国家开发银行高级经济师、金融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