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金融·证券
  • 7:金融·证券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广告
  • B7:产业研究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2009 3 5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1版:公 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1版:公 司
    南宁百货股东股权转让不披露
    上交所公开谴责当事方
    5分钟耗资6.165亿元 三元“逐鹿”成功
    庭外和解愿望落空
    ST方源巨额债务待偿
    受制正股价格 分离债二次融资冰火两重天
    定向增发打破股权格局
    青海明胶控制人或生变
    蓝星清洗
    停牌论证资产重组
    跌停板出货 西飞国际股东“非常规”套现
    溢价470% 宏达股份再启收购金鼎锌业
    中粮地产
    终止股权激励计划
    荣信股份
    拟定向增发1600万股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受制正股价格 分离债二次融资冰火两重天
    2009年03月0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陈建军
      ⊙本报记者 陈建军

      

      上市公司发行分离债后寄予厚望的二次融资,因部分正股价格的不同表现而呈现冰火两重天。虽然截至昨日云化CWB1的行权比例已高达77%,但同样将于本周结束行权的上港CWB1,则难以让上港集团实现二次融资,这对另外发行有认股权证的15家上市公司来说将是一个警醒。

      上港CWB1的行权价格为8.28元,而上港集团昨日收盘价仅为3.94元,因此任何一个理性投资者都不太可能选择行权。上周结束第一次行权的赣粤CWB1遭遇了同样的结果。发行总量为5640万份的赣粤CWB1认股权证只有1732份进行了行权。赣粤CWB1持有人之所以不愿行权,是因为20.53元/股的行权价格远远高于赣粤高速8元多的股价。其实,由于行权价格高于正股二级市场价格而造成权证持有人不愿行权的,赣粤CWB1并非首家。

      前不久,因日照港的正股价格低于行权价格,尽管日照港集团愿意以不超过0.10元的价格收购已是废纸的日照CWB1而注入资产,但最终没有得到多少权证持有人响应而作罢。

      自从分离债2006年底登陆沪深股市以来,二次融资实现得较为圆满的有马钢CWB1、钢钒GFC1、云化CWB1等。不过,钢钒GFC1、云化CWB1绝大部分持有人之所以愿意行权,与攀钢钢钒、云天化各自运作的整合关系密切。云化CWB1也与投资者预期“云天化系”整合获得通过而推高云天化股价有关。

      在15个认股权证中,目前只有阿胶EJC1的价格比较接近它的正股的价格,其余14个价格均远远超过对应正股的价值。

      看上去很美的分离债二次融资难以变成现实,令人对整个分离债的融资前景产生了担忧。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至少有26家上市公司递交了发行分离债的申请,但自江铜CWB1在2008年10月10日上市以来,分离债队伍尚无“新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