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 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2009 8 7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5版:金融·证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5版:金融·证券
    11家券商已获准实施证券经纪人制度
    自营业务风光不再
    国金证券上半年业绩预减
    黑龙江省举办
    企业创业板上市专题培训
    企业年金网下打新热情减退 投行巨头中金公司上榜无效申购
    报价转让系统在资本市场中的角色
    关于2002年记账式(十期)国债兑付有关事宜的通知
    介入银行间债市
    券商步调不一
    券商自营盘提前“埋伏”中游产业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企业年金网下打新热情减退 投行巨头中金公司上榜无效申购
    2009年08月0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潘圣韬
      中金公司管理的社保七一零组合错失网下打新机会 资料图
      ⊙本报记者 潘圣韬

      

      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以后,企业年金一度以数量优势成为新股网下申购的主力,然而从最近几只新股的网下认购结果看,企业年金网下打新的热情似乎有所减退。据本报统计,在光大证券此次459家有效认购对象中,企业年金仅占64席,是IPO重启以来最少的一次。

      光大证券网下配售结果显示,此次达到发行价格21.08元/股并满足《网下发行公告》要求的为452家配售对象,对应的有效申购总量为222.29亿股,网下最终配售比例为0.81%。从认购对象分布看,传统的网下打新主力保险、基金、券商自营依旧挤占了多半份额,三者申购股数分别为68.82亿股、41.97亿股和33.99亿股,合计占到网下申购总额的65%。而网下打新“新星”企业年金风采不再,64家配售对象合计申购股数仅为8.75亿股,占比更是低至3.93%。

      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以后,企业年金凭借庞大的集体优势一跃成为网下打新“新贵”。在中小板个股家润多的申购中,170家企业年金有效申购了6.3亿股,占到总量的四分之一,成功取代基金的成为一号申购主力;在四川成渝的网下配售中,有效申购的企业年金数量多达174家,迎来企业年金的申购高潮。然而,随着新股的继续发行,企业年金的打新热情似乎有所减退。在最近发行的中国建筑、久其软件和光大证券三只新股中,有效认购的企业年金均未超过100家,光大证券中的64家也创出了IPO重启以来的新低。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里面可能有风险控制方面的原因。“距离首只新股桂林三金发行已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期间两市大盘涨幅巨大,由此带来的回落风险也进一步上升,很多机构因此会比原来更为谨慎。”某券商资管部投资经理表示。另外,业内人士也提到,与之前的小盘股不同,大盘股的网上申购限额要大得多,因此一些资金量较小的机构在大盘股的申购上可能会倾向于网上的途径。

      此外,光大证券此次网下申购中出现了7家无效申购对象。值得一提的是,国内投行业巨头中金公司赫然在列,其管理的“全国社保基金七一零组合”因为“应申购未申购”错失网下打新机会。虽然此类无效申购现象之前也有出现,但作为国内的顶尖投行,中金在社保基金这个重要客户的运作上出现失误,显得尤其醒目。

      这也让人不禁联想到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之前的“高报不买”现象。不过业内人士否认了这种可能,“现在监管部门对这个管得很严,如果出现一次或几次这样的‘应申购未申购’,就要被取消或者暂停询价资格。一般的公司不会去冒这样的险。我认为最大的可能就是工作失误。”光大证券此前发布的询价公告显示,初步询价阶段提交“有效报价”的配售对象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足额缴纳申购款的,发行人与保荐人(主承销商)将视其为违约,主承销商将违约情况报送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及中国证券业协会备案。

      然而有意思的是,中金公司此次网下打新唯独在“全国社保基金七一零组合”这一个产品上失手,而公司在旗下另外几只产品上均正确实施了申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