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专版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动向
  • A4:市场·资金
  • A5:市场·观察
  • A6:市场·期货
  • A7: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A8:信息披露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产业资本增持不断 机构断言股市底部临近
  • 股市阶段底部仍在构建
  • cnstock
  • 每日关注
  • 小盘股风头重现 持股过节需谨慎
  • 顺利通过H股聆讯 农行上市吸引资金回流香港
  •  
    2010年6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A1版:市 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A1版:市 场
    产业资本增持不断 机构断言股市底部临近
    股市阶段底部仍在构建
    cnstock
    每日关注
    小盘股风头重现 持股过节需谨慎
    顺利通过H股聆讯 农行上市吸引资金回流香港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产业资本增持不断 机构断言股市底部临近
    2010-06-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吴晓婧 ○编辑 于勇 张亦文
      尤霏霏 制图

      沪指2500点一线,产业资本频频出手,券商研究员认为,股市阶段性底部可能正在形成。与此同时,公募基金对市场预判不再一味悲观,部分新基金建仓非常迅猛,而老基金在仓位下降至2009年以来新低后,开始试探性加仓。

    ⊙记者 吴晓婧 ○编辑 于勇 张亦文

      阶段性底部已现?

      市场低迷中,又见产业资本频频出手!5月份,上市公司股东增持金额3年多来首次超过减持金额。兴业证券策略研究员认为,股东净减持金额指标出现见底回升迹象,预示股市阶段性底部可能正在形成。

      在兴业证券策略研究员看来,股东净减持金额与沪深 300 指数具有极高相关性。股东净减持金额见顶与见底,则是判断沪深300指数发展趋势的先行指标。

      例如,股东净减持金额见顶(且超过80亿元)的5个月份包括2007年5月、9月、12月、2009年6月、11月,随后,行情均出现了大的调整。而在2008年10月净减持金额确定见底,之后行情发生逆转。

      根据截至6月4日的公告计算,5月增持金额为12.63亿元,减持金额为12.21亿元,净减持金额为-0.42亿元,2006年9月以来首次为负。兴业证券策略研究员表示,净减持金额指标出现见底回升的迹象,预示股市阶段性底部可能正在形成。

      对于产业资本近期出现的“增持潮”,上海一合资基金公司研究总监表示,随着全流通时代的到来,产业资本在资本市场的定价话语权逐步提升。“公司已经有研究员着重研究跟踪上市公司大股东增持现象,如果不是为了资产注入、重组、增发融资等目的故作姿态,仅仅是单纯从重置成本考虑,那么从产业资本的角度可能表明部分公司股价已经跌到了值得介入的价位。”

      

      基金跃跃欲试

      在产业资本频频出手后,公募基金对市场预判不再一味悲观,部分新基金建仓可谓非常迅猛,而老基金仓位已经下跌至2009年以来新低,部分老基金“掌门人”开始试探性加仓。

      上海一合资基金公司基金经理表示,“反弹多半属于前期超跌的技术性反抽,股指方向上的选择还要假以时日才能确定。不过,部分股票确实已经跌入其价值区间,近期对部分股票逐步建仓,风险并不大。”

      深圳一位掌管新基金的基金经理表示,产业资本的行动其实对金融资本具备较强的参考意义。2500点应该是市场阶段性底部,会有10%的反弹空间,据其透露,近期掌管的新基金已经开始逐步建仓。

      上述合资基金公司基金经理认为,产业资本对于经济、行业、企业运行状况应该掌握一手信息,因此对股价的判断力可能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在其看来,如果市场情绪不再恶化,市场应该不会二次见底。但他强调,产业资本进场的逻辑是重置成本与二级市场购入成本相近,但市场并不一定就按照产业资本的规律运作。如果市场情绪转负,仍然可以压迫估值继续下行。

      此外,信诚基金投资总监黄小坚表示,公司投研团队会对产业资本出手的股票特别关注,首先要看其增持的原因,还需要确定上市公司股价是不是确实进入了价值区域。在其看来,有些股票进入价值区域后,股价还是会继续下跌,这个时候还需要忍一忍,但是会给予很大的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央企近期已经开始通过基金专户“曲线入市”。据了解,近期已有数家大型央企与易方达基金新签总额达40亿元的专户“一对一”合同,且大部分资金已经到位,将寻找合适机会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