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专版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动向
  • A4:市场·资金
  • A5:市场·观察
  • A6:市场·期货
  • A7: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A8:信息披露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产业资本增持不断 机构断言股市底部临近
  • 股市阶段底部仍在构建
  • cnstock
  • 每日关注
  • 小盘股风头重现 持股过节需谨慎
  • 顺利通过H股聆讯 农行上市吸引资金回流香港
  •  
    2010年6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A1版:市 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A1版:市 场
    产业资本增持不断 机构断言股市底部临近
    股市阶段底部仍在构建
    cnstock
    每日关注
    小盘股风头重现 持股过节需谨慎
    顺利通过H股聆讯 农行上市吸引资金回流香港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股市阶段底部仍在构建
    2010-06-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王剑辉 ○主持 于勇
      王剑辉

      ⊙王剑辉 ○主持 于勇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股市就好像是“聊斋”中的女鬼:看上去很美,追到手后又可能伤身。自1990年末至今,上证综指累计上涨了2422%,复合年均增幅接近17%,大大高于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5%的增幅(不含分红)。然而众多投资者并未分享到股市的高额回报;上海证券报在2008-2009年进行的两次全国性股民调查中发现,2008年的大熊市中超过九成股民不同程度亏损,其中超过一半的股民亏损幅度在70%以上;而2009年的大牛市中,仍然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股民亏损。今年眼看时间过半,大盘跌幅超过两位数似乎已成定局;按照A股账户的交易状况粗略估计,遭受亏损的投资者至少超过四成。如果说09年获取收益需要的是信心,那么今年投资者需要的是耐心和细心;多数人的弱点和市场的偏差往往为少数人创造机会。

      现在大家较为关心的是底部(而非最低点)是否已成,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相关性数据之间出现偏离的现象看出端倪。比如市场流动性的变化趋势和不同板块流动性差异变动趋势等。通常在市场行情高涨时,股票交易活跃,换手率升高;行情低迷时股票换手率也下降;不同板块股票的交易量占比通常不会高于它们的市值占比。

      沪深300指数成分股在07年10月市场达到高点时,单日换手率在2.62%左右;到08年11月行情低点时降至1.29%;到09年6月底反转高点时又升至2.92%;然而今年以来这些大盘股的换手率持续低迷,由1.8%降至1.56%;占据市值66%的沪深300成分股的成交金额仅占总额的40%,低于07年以来53%的区间占比水平。中小板的换手率在07年10月达到3.23%,08年11月时降至2.24%,09年6月时涨至4.57%。今年以来大幅升至6.12%,占据市值6%的中小板股票成交金额在总额中占比达到13%,显著高于07年以来7.9%的水平。大小盘股换手率的变化趋势目前存在显著背离,大盘股的调整已近尾声,小盘股仍有待调整;整体看来,市场底部的构建尚未完成。

      抛开宏观经济和治理监管这些大的话题,底部的判断还可以从大多数投资者的行为缺陷中找到依据。每当涉及到财富增减的重要关头,大多数人都会患得患失,常常被自己的恐惧和贪婪牵着走。大盘达到高点通常会使得更多股民产生美好希望,入市人数持续增多,对市场调整也可以视而不见;然而当市场深度调整至底部时,多数股民反而缩手缩脚,持仓的人数持续下降。因此持仓人数(或账户数量)在指数高点过后仍然增长3-5个月,在低点之后仍然下降3-5个月。

      在观察过去3年来的交易账户状况可以发现,自2007年6月以来,所有在一年内参与交易的A股账户中,持有股票者基本上在3100万个和4600万个之间波动。当07年6-10月行情逐月上涨至历史高点时,持仓者数量由3140万个增至3824万个;然而当大盘在随后的8个月内大跌了50%以上时,持仓数量仍然逐月增加至4458万个。当大盘在08年11月份见底时,持仓账户减少至4140万个;此后大盘在4个月内回升了27%,而持仓账户仍然逐月递减至3630万个的较低水平;今年4月份市场再次显著调整,年来跌幅达到12%,而此时持仓数量已经攀升至4577万个的3年最高水平;到6月底,市场累积跌幅已超20%,而持仓数量预计仍将在小幅增长,6-7月份可能会开始下降。因此可以粗略判断,市场底部的构建至少还需要1-2个月。

      (作者系西南证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

      栏目联系方式:yyou200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