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专版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动向
  • A4:市场·资金
  • A5:市场·观察
  • A6:市场·期货
  • A7: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A8:信息披露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合同能源管理新政频频 节能类上市公司大展宏图
  • 输配电节能 两大细分龙头各自称雄
  • 建筑节能 泰豪科技大占先机 达实智能后起直追
  • 行业障碍即将被除 政府采购助推EMC“战车”
  • 电机节能 潜在市场超千亿 几大巨头竞扩产
  •  
    2010年6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10版:公司·价值 上一版  下一版
     
     
     
       | 10版:公司·价值
    合同能源管理新政频频 节能类上市公司大展宏图
    输配电节能 两大细分龙头各自称雄
    建筑节能 泰豪科技大占先机 达实智能后起直追
    行业障碍即将被除 政府采购助推EMC“战车”
    电机节能 潜在市场超千亿 几大巨头竞扩产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行业障碍即将被除 政府采购助推EMC“战车”
    2010-06-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张牡霞 秦菲菲 ○编辑 全泽源

      行业障碍即将被除

      政府采购助推EMC“战车”

      ⊙记者 张牡霞 秦菲菲 ○编辑 全泽源

      

      蹒跚十年之后,合同能源管理(EMC)终于迎来了行业春天。记者近日获悉,继4月初国务院转发《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的意见》(下称《意见》)后,有关部门正在酝酿政府采购支持合同能源管理政策,与《意见》配套的细化政策有望于本月出台。分析认为,节能服务企业和节能设备制造商是主要受益者。

      

      刺激措施:

      政府采购力挺EMC

      记者从权威人士处了解到,政府采购支持政策要发挥效果,至少要分成两步走,一是将合同能源管理纳入政府采购目录当中,二是提高政府部门的采购积极性。

      事实上,将合同能源管理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在4月初的《意见》中已经初见端倪。《意见》指出,各级政府机构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节能改造,按照合同支付给节能服务公司的支出视同能源费用进行列支。该人士指出,一直以来,合同能源管理费用没有对应项目可以列支,这使得各级政府机构有所顾虑,而明确列支将化解此技术障碍。

      用能单位享受不到节能收益,是制约政府机构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的一大因素。据该人士介绍,合同能源管理的特点之一,就是节能服务企业与用能单位共同分享节能成果,但由于政府采购合同能源管理的服务后,节能收益都归国库所有,所以用能单位的积极性并不大。为此,有关部门正在探讨提高各级政府机构的积极性,即将部分节约的资金按照一定比例返还给用能单位。

      这种做法在一些地方实际上已经有了先例。据专家介绍,为提高采购人的积极性,河北省规定,凡是采用合同能源管理进行节能的,节约资金的10%可以用作行政经费。除了提高积极性以外,有关部门还在考虑将合同能源管理纳入绿色采购范围,使得政府机构必须优先采购合同能源管理。财政部国库司国库支付中心一位负责人认为,目前执行的绿色采购制度的覆盖范围还比较小,主要是在货物类采购时强制采购和优先采购节能产品,但对工程、服务类的采购则没有这一项规定,因此有必要将这一理念引入其中。

      业内人士对政府采购政策显得十分期待。一个有EMC业务的节能服务企业老总对记者表示,如果能将EMC纳入政府采购范围,那么,节能服务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也将有望得到缓解,因为“政府采购是一个金字招牌”。

      

      发展障碍:多方联手清除

      4月初《意见》刚发布时,一位从事EMC行业的人士对记者表示其对《意见》能否获得有力执行的担忧。然而,多方面消息表明,国家对EMC的支持决心显然超过了很多人的想象,政府有关部门不仅在《意见》出台后的短短两个月时间里,就拿出了中央财政补贴方案,还第一时间下拨了20亿的资金。

      申银万国的一份报告指出,此次补贴具有补贴力度大、补贴范围广等特点。按照中央财政每吨煤补贴240 元,地方财政补贴60 元的标准,补贴力度相当于标准煤煤价(960 元)的30%。

      但这也并不意味着财政补贴会成为常态。相关专家对记者称,从《意见》来看,政府的主要意图是帮助节能服务企业扫除行业发展的一些较大障碍,使其走上平稳发展的轨道,而不是通过补贴来托举。“仅依靠补贴的力量十分有限,EMC的发展壮大最终还是要看市场。”该专家称。

      旨在扫除发展障碍的税收、金融的政策也将在近期出台。据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主任吴道洪介绍,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等相关部门目前正在加紧细化政策,实施细则有望在六、七月份出台。专家表示,使用税率的不明确、会计处理的无据可依,都是制约用能单位选用EMC的重要因素,细则的出台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

      而缺乏技术标准,也使得主管部门在执行上述优惠政策时难以下手。为此,发改委等部门牵头制定了《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据悉,该通则目前已经通过审查,明确了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节能服务公司的定义,以及双方签订的合同应包括哪些内容。

      

      市场蛋糕:千亿还是万亿?

      在一夜之间变得家喻户晓之后,关于EMC市场前景的讨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有节能服务企业负责人认为,EMC市场规模在一千亿左右,有的企业老总则认为EMC市场容量在万亿元以上。目前各界采用较多的数据是根据EMCA 协会的数据,该协会认为,节能服务业的市场总规模大约在4000 亿左右,未来发展空间非常巨大。

      但作为节能服务企业行业协会负责人的吴道洪个人对合同能源管理的市场前景预计更为乐观,他指出,我国目前一年耗能源接近30亿吨标煤,如果每年节约10%,就是每年3亿吨标煤,3亿吨标煤,假设每吨需要三千块钱去改造,就是一万亿元。

      在众多政策利好的情况下,业界估计EMC今年将迎来高速增长期。上述申银万国报告指出,预计2010 年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有望达到800 亿元,同比增长36%。“照这个速度,明年总产值就将突破千亿元。”上述节能服务企业人士对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