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理财一周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信息披露
  • A4:信息披露
  • A5:信息披露
  • A6:市场·机构
  • A7:市场·动向
  • A8:市场·资金
  • A9:市场·观察
  • A10:市场·期货
  • A11:信息披露
  • A12: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资源独特+扩大消费 旅游板块景气度再度升温
  • 峨眉山与丽江旅游:资源扩张值得期待
  • 旅游业重归上升通道
    三股力量护航行业高增长
  • 三上市公司将享受海南旅游高增长
  • 黄山旅游:近看世博辐射 远观高铁效应
  •  
    2010年7月9日   按日期查找
    10版:公司·价值 上一版  下一版
     
     
     
       | 10版:公司·价值
    资源独特+扩大消费 旅游板块景气度再度升温
    峨眉山与丽江旅游:资源扩张值得期待
    旅游业重归上升通道
    三股力量护航行业高增长
    三上市公司将享受海南旅游高增长
    黄山旅游:近看世博辐射 远观高铁效应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旅游业重归上升通道
    三股力量护航行业高增长
    2010-07-0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张牡霞 ○编辑 全泽源

      ⊙记者 张牡霞 ○编辑 全泽源

      

      与2009年艰难前行相比,今年的旅游业显然进入了相对轻松的上升通道。多家券商报告看好处于复苏中期的旅游业,而业内专家们也指出,在居民收入稳增、休闲观念增强、交通日益便利的情况下,旅游行业将成为消费领域的一大看点。

      

      “十二五”旅游收入年均增超12%

      复苏中期?上升阶段?在采访中,专家和分析人士所使用的词不尽相同,但都在描述同一种现实,那就是旅游行业恢复到了金融危机前的正常增长状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德谦认为,目前旅游行业已经基本摆脱金融危机影响,处于上升阶段,国内游、出境游、入境游这三大市场的旅游人数都在同比增加。

      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研究院曾博伟对记者表示,上半年,受世界经济形势影响,入境游复苏慢一些,出境游同比增速较入境游好一些,国内游增速较快。

      这些判断在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中得到体现。数据显示,国内游方面,2010年春季黄金周、五一小长假接待国内旅游人次分别同比增长15%、23%,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态势;1-5月,入境游人数同比增长4.84%;前5月出境旅游人数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6%。而在去年上半年,三大旅游市场的旅游人数同比增速分别为11.7%、1.1%和-4.4%。

      上述数据也印证了年初国家旅游局的趋势预测:2010年国内旅游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入境旅游有望全面恢复,出境旅游将继续平稳发展。

      对于即将到来的“十二五”时期,国家旅游局预测,我国旅游业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到2015年,国内旅游人数达33亿人次,年均增长10%;入境过夜游客人数达9000万人次,年均增长8%;出境旅游人数8300万人次,年均增长9%。旅游人数的增长也将使得国民旅游消费稳步增长,2015年,全国城乡居民年均出游超过2次,旅游消费相当于居民消费总量的10%。旅游业经济效益也将更加明显,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将提高到4.5%,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2%。

      

      收入提高和交通便利化是两大推手

      刘德谦表示,未来中国旅游业的发展,除了将得益于国家有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和国务院加速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外,2010年及其随后的几年,职工收入可望的全面增多,养老金的提高,将成为中国国民旅游发展的有效动力。

      事实上,在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呼之欲出的同时,一些地方已经袭来了一股“涨薪潮”。1日起,北京、深圳、海南、河南、陕西、安徽等10省市正式上调最低工资标准,除深圳外,其余地区上调幅度超过20%上,其中海南增幅最大,为31.7%。全国总工会人士透露,今年或将有27个省区市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有助于提高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刘德谦认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旅游消费也将会有所增加。

      在收入增加促进旅游需求的同时,包括高铁在内的交通设施建设速度加快,将使得旅游产品供给条件改善,进而促进旅游消费。曾博伟表示,国家对交通设施的投入不断加大,相关部门正在规划建设景区之间相连的公路,这将进一步消除交通不便利的障碍。

      “以湖北为例,武广高铁开通后,很多珠三角客人到武汉来看樱花,带动了武汉的旅游发展。”曾博伟说。

      与此同时,国家旅游局正在加紧制定《国民旅游休闲纲要》,这为休闲游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曾博伟认为,休闲游正在兴起,但不会替代观光游,因为二者针对的需求是不同的。在旅游产品上,未来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复合型产品,比如休闲+观光,商务+观光。

      

      结构调整和市场规范有待推进

      尽管随着旅游行业前景可观,但专家们也指出,未来旅游业发展还必须要解决一些问题。

      据曾博伟介绍,目前旅游业还存在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比如说,一些地区高星级饭店很多,但市场需求并不旺盛;产品结构上,观光产品居多,但休闲产品又偏少;在一些景区和饭店,硬件设施建设得比较好,但服务还有待跟上。“一些五星级酒店,服务实际上只有三、四星级的水平。”曾博伟举例说。

      另一方面,市场不规范对旅游业的制约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刘德谦指出,消费者不信赖旅行社等旅游机构,这个问题必须要解决,而这需要行业人士更多的努力。国家旅游局也意识到了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重要性,将今年定为“旅游服务质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