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特别报道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动向
  • A4:市场·资金
  • A5:市场·观察
  • A6:市场·期货
  • A7: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A8:理财一周
  • B1:披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三套房停贷“逼空”投资客 “擦边球”操作几无空间
  • 人民币产品
    在港获投资者热捧
  • 汛期来临投保家财险避损失
  • 银信合作“新规”出鞘 银行理财产品或现创新
  • “中国股民切忌赌徒心态”
  •  
    2010年8月13日   按日期查找
    A8版:理财一周 上一版  下一版
     
     
     
       | A8版:理财一周
    三套房停贷“逼空”投资客 “擦边球”操作几无空间
    人民币产品
    在港获投资者热捧
    汛期来临投保家财险避损失
    银信合作“新规”出鞘 银行理财产品或现创新
    “中国股民切忌赌徒心态”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国股民切忌赌徒心态”
    2010-08-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黄蕾 ○编辑 金苹苹

    ——专访德盛安联资本市场分析负责人Hans-Jorg Naumer

      ⊙记者 黄蕾 ○编辑 金苹苹

      

      “在我每次决定要做一项重大投资前,我都要开一瓶红酒,然后与经常和我唱反调的太太一起坐下来边品酒边讨论。这会让冲动、热情的我更加理智,让我最终做出的投资决定更加明智。”

      作为全球最大的保险集团之一,安联集团旗下资产管理公司——德盛安联资本市场分析负责人,Hans-Jorg Naumer用他自己生活中的一个鲜活实例,与我们分享了如何认识自身投资行为缺陷,并加以积极管理,最终智胜自己。

      近日,受安联在华合资公司中德安联人寿之邀,Hans-Jorg Naumer来到上海,与中国投资者分享了安联集团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成果,帮助更多投资者做出明智投资。

      《上海证券报》:在投资行为方面,中国投资者和欧美投资者有何不同?

      Hans-Jorg Naumer:其实也没有太多不同,因为本身大家都是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共同的进化历史。一般来说,大家的投资行为模式都是差不多的,先由感性再到理性。

      虽然说目前各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脚步不同,但未必发达国家的投资者就一定会比新兴国家的投资者成熟。举个简单的例子,历经多次金融危机,大多数欧美投资者却并未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最终导致在最近一次金融危机中损失惨重。所以,从全球范围来说,目前最需要做的一个事情就是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

      《上海证券报》:投资者一般有哪些行为缺陷?如何克服?

      Hans-Jorg Naumer:自欺行为,比如高估自己、狂妄自大,还有典型的贪婪和从众心态。没有人的投资决定能不受行为的主导,而行为主导的结果就是投资差强人意。人非草木,感性和理智并存,而我们的大脑也并非一台只有单一正确处理程序的机器。

      鉴于此,在做每个投资决定时,必须谨记:智胜自己。建议投资者在做出决定前,先制定一个严谨的投资程序,避免高估自己的能力;随后,搜集与个人意见相悖的资料,并与持相反观点的人讨论,这样能避免投资者过度自我肯定。

      另外,自律性也很重要。定期查看个人金融资产可以大大降低受损时鸵鸟心态(逃避现实的心理,不敢面对问题的懦弱行为)的出现。处于决策关头时,不妨整理一下自己的情绪状态:你是否因为喝了咖啡而兴奋不已?或是因为连续的资本投资报捷而刚愎自用?简单的方法是:应该考虑一晚,留待第二天再做出影响深远的决定,在第二天早上仍然能吸引你的选择,才值得加以研究。

      《上海证券报》:后金融危机时代,你对中国投资者有何建议?

      Hans-Jorg Naumer:面对瞬息万变的资本市场,将投资风险限制在可控的范围之内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信息有限的一般投资者而言尤为如此。中国股市相对年轻,投资者应切忌以“赌徒”心态入市,入市之前,确保资产中充足配置了储蓄、保险等低风险的投资形式。建议投资者分散投资风险,优化投资组合,不要过于注重短期可得利益,而是应该把握未来。

      永远不要尝试去抓住市场,没有人能够在最低价买入股票,并在最高价位卖出。对于过去的信息不要盲目相信,做投资决策时,不要只是关注过去的业绩,而更应该关注现在,关注未来,收集更多信息。

      另外,有部分中国投资者有典型的从众心理,容易受某些掌握“热门情报”的自称是专家的影响。事实上,如果谈论的越多,消息的准确度就越差。试想一下,如果当卖菜的大妈都在跟你推荐一只股票的时候,你可就要小心了。这时候,就应该把从众行为当成是一个反向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