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价值
  • 10:专 版
  • 11:理财一周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信息披露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信息披露
  • A7:市场·观察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金九银十”偏乐观 节能补贴“助攻”见效
  • 发展“绿色动力”
    不能忽略传统技术改造
  • 预期“金九银十”热销 汽车优惠幅度纷纷收窄
  • 下半年商用车市场仍有惊喜客车扭亏为盈 重卡呈高增长
  •  
    2010年9月3日   按日期查找
    12版:车产业 上一版  下一版
     
     
     
       | 12版:车产业
    “金九银十”偏乐观 节能补贴“助攻”见效
    发展“绿色动力”
    不能忽略传统技术改造
    预期“金九银十”热销 汽车优惠幅度纷纷收窄
    下半年商用车市场仍有惊喜客车扭亏为盈 重卡呈高增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发展“绿色动力”
    不能忽略传统技术改造
    2010-09-0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宦璐 ○编辑 王晓华
      何光远
      彭立新
      夏光
      魏安力

      何光远 原机械工业部部长

      夏光 国家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魏安力 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副秘书长

      彭立新 康明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发动机技术总监

      ⊙记者 宦璐 ○编辑 王晓华

      

      绿色动力是指以更低排量实现更好性能、更低能耗、更少排放三重目标的动力技术,包括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传统内燃机节能环保技术。8月30日,在世博美国馆举行的 “2010绿色动力国际交流论坛”上,记者就绿色动力的发展方向采访了国家环保部、行业协会和企业的代表。

      话题一:发展新能源汽车是绿色动力的最佳路径吗?您如何看待目前从政府到企业都不遗余力地投入巨资发展新能源车的现象?

      夏光:国家给予大力扶持,是希望引导产业掌握未来技术的制高点。这是国家战略层面的考虑。新能源汽车的开发会是国家推进为主;而节能减排则以产业力量为主导。

      何光远:电动车商品化需要“适度”的市场刺激和政府支持,力度过大容易造成资源浪费且并不利于产业健康发展。

      魏安力:我看新能源汽车的真正“落地”至少要20年,在过去的20年中,国家向电动车的研发投入了22个亿。我认为传统内燃机的节能空间更大。如果向内燃机行业投入5—10亿元的技术扶持资金,就能使目前的内燃机行业降低10%的油耗,那么我们国家每天就能节省2000万吨的原油。

      彭立新:传统汽车在节能减排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提升空间。现阶段汽车动力系统的研发应将80%的精力集中在优化传统技术,20%的精力投入新能源技术开发。

      话题二:对于推进绿色动力的技术发展与国际合作,政府应采取哪些政策和措施?

      夏光:非化石能源的推进,将成为未来机械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如果一些国外新能源产业巨头技术成熟又能降低成本,将很快占领全球市场。中国如果再大量生产传统的机械,有可能很快被淘汰。从政策推进来看,应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国家应采取行政手段,用一些产业政策来推进企业加大技术投入,从而加速新技术的产业化。第二是用经济补贴、财政激励包括贷款等的措施来提高企业积极性。

      何光远:绿色动力是世界性的问题,中国政府向全世界承诺,到2020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降低40%至45%。任何国家都应该把自己的活动与整个世界发展的趋势结合起来,要“合拍”,不要仅从国家利益、企业私利出发考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