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专版
  • 3:要闻
  • 4:特别报道
  • 5:路演回放
  • 6:特别报道
  • 7:产经新闻
  • 8:财经海外
  • 9:观点·专栏
  • 10:公 司
  • 11:公司纵深
  • 12:广告
  • 13:公司前沿
  • 14:公司·融资
  • 15:专版
  • 16:人物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2:专 版
  • B5:产权信息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物价“表情”丰富 全民口念CPI
  • 对症下药是关键
  • 大学老师赴港“打酱油”
  •  
    2010年12月28日   按日期查找
    6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特别报道
    物价“表情”丰富 全民口念CPI
    对症下药是关键
    大学老师赴港“打酱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大学老师赴港“打酱油”
    2010-12-2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卢晓平 ○编辑 刘玉凤

      财经广角镜

      ⊙记者 卢晓平 ○编辑 刘玉凤

      

      王老师是广州一所大学的教授,今年开始,尤其是下半年以来,她基本上保持每个月去趟香港购物的频率。从购物清单来看,既有药品、红酒、化妆品、服装等较为贵重的物品,也有食盐、橄榄油、蚝油、芝麻酱、花生酱、染发剂等日常用品。从这份购物清单来看,我们将她的这种购物之旅称为“打酱油”似不为过。

      谈到经常去香港购物的原因,王老师表示,价格是一个重要因素,今年广州的物价涨得太快,不少东西已经贵过香港了。她算了这样一笔账:在广州卖2元钱一包的食盐,香港超市卖1港元,折合人民币才9毛多;蚝油在广州卖10.9元/瓶,香港为9.4港元,香港的酱油、蚝油均比广州便宜;红富士苹果广州卖6元/斤,平均一个要4块钱,而同样大小的苹果在香港10港元能买四个;芝麻酱,广州为10元/桶,香港为8港元/桶;750毫升装的飘柔洗发水广州超市卖39元,香港61港元就能买两瓶……

      在王老师看来,之所以经常去香港购物,无疑是有价格便宜的因素,包括国际名牌箱包以及服装、化妆品等,有免税成分在里面,尤其是国际大品牌,一般同类商品价格比广州低30%左右,有时甚至低50%。

      不过,她认为价格只是一个方面,更看重的还是质量和服务方面。在她看来,包括食用油等调味品,质量最为重要。所以,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能到香港购买的基本就在香港买了。中药和西药方面,两地的价差不大,香港和广州的价格彼此各有优劣。

      其实,王老师的经历只是一个缩影。广东人奔赴有“购物天堂”之称的香港扫货“捡便宜”,已成为今年下半年以来的一个潮流。来自罗湖关口的信息显示,近一个月来,每到周末出境人数就接近40万人次,比以往上涨近20%。其中不少人,就是冲着香港廉价的日用商品而去的。如今,在广州、深圳等地甚至出现这样的笑话,师奶见面第一句话:“今天你到香港打酱油了么?”

      分析两地日用品出现价差的原因,专家认为,主要包括两点:一是汇率因素,由于美元的贬值,人民币对港币是在不断升值,这样给人们带来的信息就是在香港花人民币买东西越来越划算;二是香港的店铺在营销上不会坐地起价,反而更多地选择在店铺前堆起各种特价商品,吸引消费者薄利多销。从而也带来了良性的循环,货物的转手率快,零售商压价的能力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