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理财一周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双重利空突袭 环球股市受惊
  • 巴西时隔半年再度加息 新一轮紧缩大幕开启
  • 美国房市复苏何时可期
  • 中美共建相互尊重
    互利共赢合作伙伴关系(上接封一)
  • 环球速递
  •  
    2011年1月21日   按日期查找
    5版:财经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财经海外
    双重利空突袭 环球股市受惊
    巴西时隔半年再度加息 新一轮紧缩大幕开启
    美国房市复苏何时可期
    中美共建相互尊重
    互利共赢合作伙伴关系(上接封一)
    环球速递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巴西时隔半年再度加息 新一轮紧缩大幕开启
    2011-01-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朱周良 ○编辑 王宙洁

      时隔半年,巴西央行再度动用了加息的“重型武器”,以遏制持续升温的通胀。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洪灾带来的食品供应中断,都进一步加重了这个“金砖国家”的通胀压力。当局还暗示,接下来还会有一系列的紧缩动作。

      同样面临政策收紧的还有很多其他新兴经济体。波兰19日启动了金融危机以来的首次加息,而下周议息的以色列、印度等国,预计也都会宣布加息。对于在去年表现不俗的新兴股票市场,持续的货币政策紧缩可能带来调整压力。

      ⊙记者 朱周良 ○编辑 王宙洁

      洪灾加剧通胀形势

      在19日结束的新年首次议息会议上,巴西央行的决策委员会毫无异议地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50基点,至11.25%。这也是该行自2010年7月以来再度加息,此次加息在市场预期之中。

      对于罗塞夫领衔的巴西新政府以及新任央行总裁托姆比尼而言,此次的加息也被认为是一个强烈信号,旨在向国内外投资人展现当局采取压力措施遏制通胀的决心。

      根据对近100名经济学家的调查,业界对于今年的通胀预期连续第六周上升。调查中值显示,经济学家对今年的通胀预期为5.42%,高于之前一周的5.34%。

      受到国内外因素推动,巴西的通胀压力持续增大。一方面国内需求升温,同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大涨,而近期的洪水则让情况更加复杂。

      罕见的洪水和泥石流近期袭击了巴西的里约热内卢,迄今已造成600多人死亡,数千人无家可归。更糟的是,洪灾还冲击到了当地的粮食生产和供应,间接推高了物价。

      业内人士表示,洪灾带来的供应中断,可能进一步加剧巴西的通胀压力。美国银行的固定收益策略主管卡斯特罗表示,受到洪水以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巴西的通胀预期近期显著上升。

      去年12月,巴西的通胀率已超过市场预期,达到5.91%,为六年来最高水平。央行设定的通胀目标上限为4.5%,上下浮动各2个百分点。

      从实体经济的运行来看,巴西的整体情况还算不错。巴西目前是全球第八大经济体,央行的预测显示,巴西今年的经济增长可能降至4.5%。2010年的增速则高达7.3%,创20多年来的最高纪录。去年11月,巴西失业率降至历史最低的5.7%。央行编制的经济活动指数当月也继续改善,上升了0.4%。在消费信贷等领域,已出现局部过热的迹象。

      

      今年将是紧缩之年

      19日的加息很可能预示着巴西新一轮紧缩行动的开始。在当天发布的政策声明中,央行表示,决策者对加息的一致决定,标志着启动“新一轮基准利率的调整”。央行称,利率的逐步上调,辅之以宏观层面的审慎政策,将帮助压低通胀至官方设定的目标上限以下。

      美国银行的卡斯特罗表示,为了不让通胀失控,央行可能被迫采取超出市场预期的紧缩行动。该行预计巴西今年全年可能加息多达150基点,甚至更多。

      “与一个月前相比,巴西的通胀前景风险骤增,”卡斯特罗在接受采访时说,“当时洪灾还没有发生。这是一个新的变数。”

      利率期货合约的最新走势显示,不少交易商都在押注,巴西央行在3月初的下一次政策会议上还会加息75个基点。而到年底,当局可能会将利率上调至13.25%。

      巴西央行经济政策主任汉密尔顿表示,如果当局今年将利率上调150基点,至12.25%,同时本币雷亚尔保持稳定,那么接下来两年巴西的通胀率有望保持在4.5%左右。

      上个月,巴西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和银行的资本金要求。央行预估,此举的效果相当于加息50基点甚至是100基点。

      当然,对央行来说,加息也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比如吸引更多热钱流入并推升本币汇率,后者是政府不愿意看到的。

      自2009年年初以来,巴西雷亚尔兑美元的汇价已上涨了近40%,为25种主要新兴市场货币中涨幅最大的一个。自巴西政府今年1月换届以来,当局已采取了多种手段来遏制本币雷亚尔的升值。

      比如在1月6日,央行出台了旨在遏制汇市过度投机的新规,对本国金融机构放空美元实施严格的准备金要求。此举一经宣布,雷亚尔兑美元一度大跌。

      

      更多国家可能跟进

      尽管巴西19日的加息较晚才宣布,但当地股市仍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因为投资人有着较高的加息预期。当天收盘,巴西基准股指大跌1.2%,早盘一度上涨0.4%。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经济加快复苏,同时近期全球食品和能源价格的上涨明显,许多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开始感受到日益增大的通胀压力。这也促使货币政策当局采取更加强硬的立场。

      在巴西公布利率决策当日早些时候,波兰也宣布了加息措施。波兰央行宣布,将利率上调25基点,至3.75%,符合市场预期。这也是波兰自2008年6月以来的首次加息,凸显了该国面临的通胀压力。央行还暗示,此次加息不是“一次性”的行为。

      受到食品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推动,去年12月,波兰的通胀率升至3.1%,位于官方设定区间的上限附近,且已连续三个月处于偏高水平。

      其他东欧国家近期也面临日益明显的通胀压力。此前,匈牙利已连续加息两次,而捷克央行也已暗示,可能在几个月后开始加息。

      下周,印度、以色列等央行也将展开议息。业界普遍预计,这两家央行都会宣布加息,以应对上升的通胀。

      分析师指出,食品和能源价格的大幅走高,对许多新兴经济体带来了尤其明显的通胀压力。苏格兰皇家银行的经济学家鲁斯预计,石油和食品价格今年平均将比2010年上涨25%。而食品在新兴经济体消费物价指数(CPI)和家庭开支中的占比要明显高于发达市场。

      分析人士也提醒说,随着政策当局为了应对通胀而采取强硬的紧缩措施,一些新兴经济体的股市肯定会做出相应调整。据新兴市场策略公司统计,泰国、智利、秘鲁、印尼、菲律宾、斯里兰卡和泰国等国目前的股指都达到或接近历史高点,政策持续紧缩可能给这些市场带来“阵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