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观点·专栏
  • 6:财经海外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创业板·中小板
  • 11:产业纵深
  • 12:地产投资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路演回放
  • A4:市场·机构
  • A5:市场·动向
  • A6:市场·资金
  • A7:市场·期货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市场震荡加剧 全球大宗商品经历“五月之殇”
  • 农产品期货普遍回调 短期压力仍较大
  • 国际油价走势蹊跷 国内市场或静观其变
  • 基本金属:紧缩政策压制需求 下跌空间仍然存在
  •  
    2011年5月18日   按日期查找
    11版:产业纵深 上一版  下一版
     
     
     
       | 11版:产业纵深
    市场震荡加剧 全球大宗商品经历“五月之殇”
    农产品期货普遍回调 短期压力仍较大
    国际油价走势蹊跷 国内市场或静观其变
    基本金属:紧缩政策压制需求 下跌空间仍然存在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国际油价走势蹊跷 国内市场或静观其变
    2011-05-1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陈其珏 ○编辑 王晓华

      ⊙记者 陈其珏 ○编辑 王晓华

      

      用“上蹿下跳”来形容过去两周的国际油价走势并不为过。

      自5月份第一周突然从110美元高位“跳水”以来,国际油价就仿佛进入到一股起伏不定的“旋流”之中,先是大幅反弹,继而又大幅重挫,螺旋向下,延续至今。由于国际油价一直以来都是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首要风向标,在其震荡走弱的拖累下,其他大宗商品也纷纷陷入疲软,而以国际油价作为调价基准的国内成品油价更迷失了调整方向。

      这一蹊跷局面究竟是谁在主导?

      

      幕后推手:石油期货投机客

      对于国际油价的这波蹊跷下跌,业内多将之归咎于经济数据。

      金银岛分析师指出,由于美国的经济状况并没有给市场带来太多信心,近期国际原油价格跌宕起伏,值得关注的仍是上周美国的一系列经济数据和欧美的货币政策。

      “受库存增加和欧债危机影响,油价可能进一步走低,下限为每桶94—95美元左右。而如果经济数据利好,将可缓解跌势。”该分析师说。

      不过,在经济数据的背后,投机者的力量不容忽视。

      “初步判断,当前这一轮油价大幅下跌的主要因素是投机基金高位持仓已到了需要平仓翻手的时刻。而当获利回吐完成后,投机基金仍旧会再找理由增仓买多、推涨油价。”息旺能源首席经济学家钟健告诉本报记者,如今,国际油价中的“金融属性”已不可避免地把油价与美元的货币政策取向、投机基金的轮回炒作关联在一起。判断油价走向大势,更多还是要看美元与投机基金的脸色。

      他指出,与美元与投机因素相比,所谓经济数据不佳只是打压油价的借口。因为自金融危机过后,不佳的经济数据从来就没有少过;在美国宽松货币政策未变之前,即便美元指数波动,谁也不会改变对弱势美元的基本看法。过去,这些因素的存在并没有阻止油价大踏步攀高,那么今天,再用这些因素来解释油价下跌也未免牵强。

      据了解,从2011年11月美国第二轮宽松货币政策实施后,石油投机基金买多的净持仓,从此前的5万手一举迈上16万手。这一状况持续3个月,之后非但没有像以往那样平仓回吐后重新换手再候机炒作,反而又借多国针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事件,将买多的净持仓推到27万手高位。

      与此对应的是,国际油价从去年10月份的80美元一直推涨到5月初的110美元左右。由于美国第二轮宽松货币政策后有了更多的过剩资金流入炒作石油期货的投机商手中,壮大了的投机客激发了更为空前的油价炒作欲望,也具备了更强大的炒作力量。

      但近期,由于没有新资金的进入,这一轮炒作已是强弩之末。石油投机商在25—27万手的买多净持仓位上不得不停了下来,平仓回吐、获利了结、回笼资金也随之来临。

      “这一道理,不但对石油投机商们是如此,对那些炒作黄金、白银等贵金属的投机客也同样适用。”钟健说。

      有数据显示,至5月10日的一周时间内,投机基金净持仓就从25万手的水平上大幅减仓了5万手,降至20万手左右。而16万手是投机基金在炒作北非中东地缘事件前的起始仓位,投机基金有可能再经过1—2周的平仓回吐后减至16万手左右歇手,并候机重新买多持仓。

      

      国内油价或进入长期静默

      面对“上蹿下跳”的国际油价,就连业内人士都对国内成品油调价的方向感到混沌不明。

      卓创资讯分析师胡慧春指出,如果目前发改委不调价,而国际油价持续在目前价位震荡,三地原油变化率会很快跌破4%,并于5月下旬跌入负值。到5月底6月初,三地原油变化率有望跌破4%,届时成品油价下调窗口将打开,发改委下调油价的预期将逐步加大。

      上述金银岛分析师也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三地变化率将很快回落至4%之内,届时上调价格“必要条件”将不被满足。

      但钟健指出,只要美国宽松货币政策不退出,被过剩资金壮大了的投机基金就会更有力量、更有欲望去炒作油价。在今年第三季度前,国际油价仍是高热不退,今天的油价回调不过是阶段性的修整。因此,很难说国内油价会有下调空间。

      分析人士指出,如果未来国际油价重新上涨而国内调价推迟的话,则对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的炼油板块带来严重冲击。

      不过,推迟涨价乃至下调油价对汽车、航空等产业则是利好。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董秀成指出,油价如上涨对很多下游产业都会带来深远影响,对交通运输、农业、化工等都意味着成本增加。但推迟调价则意味着这些产业暂时不会受到高油价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