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信息披露
  • 12:产业纵深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观察
  • A6:资金·期货
  • A7:市场·调查
  • A8:信息披露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B105:信息披露
  • B106:信息披露
  • B107:信息披露
  • B108:信息披露
  • B109:信息披露
  • B110:信息披露
  • B111:信息披露
  • B112:信息披露
  • B113:信息披露
  • B114:信息披露
  • B115:信息披露
  • B116:信息披露
  • B117:信息披露
  • B118:信息披露
  • B119:信息披露
  • B120:信息披露
  • B121:信息披露
  • B122:信息披露
  • B123:信息披露
  • B124:信息披露
  • B125:信息披露
  • B126:信息披露
  • B127:信息披露
  • B128:信息披露
  • B129:信息披露
  • B130:信息披露
  • B131:信息披露
  • B132:信息披露
  • B133:信息披露
  • B134:信息披露
  • B135:信息披露
  • B136:信息披露
  • B137:信息披露
  • B138:信息披露
  • B139:信息披露
  • B140:信息披露
  • B141:信息披露
  • B142:信息披露
  • B143:信息披露
  • B144:信息披露
  • B145:信息披露
  • B146:信息披露
  • B147:信息披露
  • B148:信息披露
  • B149:信息披露
  • B150:信息披露
  • B151:信息披露
  • B152:信息披露
  • B153:信息披露
  • B154:信息披露
  • B155:信息披露
  • B156:信息披露
  • B157:信息披露
  • B158:信息披露
  • B159:信息披露
  • B160:信息披露
  • B161:信息披露
  • B162:信息披露
  • B163:信息披露
  • B164:信息披露
  • B165:信息披露
  • B166:信息披露
  • B167:信息披露
  • B168:信息披露
  • B169:信息披露
  • B170:信息披露
  • B171:信息披露
  • B172:信息披露
  • B173:信息披露
  • B174:信息披露
  • B175:信息披露
  • B176:信息披露
  • B177:信息披露
  • B178:信息披露
  • B179:信息披露
  • B180:信息披露
  • B181:信息披露
  • B182:信息披露
  • B183:信息披露
  • B184:信息披露
  • B185:信息披露
  • B186:信息披露
  • B187:信息披露
  • B188:信息披露
  • B189:信息披露
  • B190:信息披露
  • B191:信息披露
  • B192:信息披露
  • B193:信息披露
  • B194:信息披露
  • B195:信息披露
  • B196:信息披露
  • B197:信息披露
  • B198:信息披露
  • B199:信息披露
  • B200:信息披露
  • B201:信息披露
  • B202:信息披露
  • B203:信息披露
  • B204:信息披露
  • B205:信息披露
  • B206:信息披露
  • B207:信息披露
  • B208:信息披露
  • B209:信息披露
  • B210:信息披露
  • B211:信息披露
  • B212:信息披露
  • B213:信息披露
  • B214:信息披露
  • B215:信息披露
  • B216:信息披露
  • B217:信息披露
  • B218:信息披露
  • B219:信息披露
  • B220:信息披露
  • B221:信息披露
  • B222:信息披露
  • B223:信息披露
  • B224:信息披露
  • B225:信息披露
  • B226:信息披露
  • B227:信息披露
  • B228:信息披露
  • B229:信息披露
  • B230:信息披露
  • B231:信息披露
  • B232:信息披露
  • B233:信息披露
  • B234:信息披露
  • B235:信息披露
  • B236:信息披露
  • B237:信息披露
  • B238:信息披露
  • B239:信息披露
  • B240:信息披露
  • B241:信息披露
  • B242:信息披露
  • B243:信息披露
  • B244:信息披露
  • B245:信息披露
  • B246:信息披露
  • B247:信息披露
  • B248:信息披露
  • B249:信息披露
  • B250:信息披露
  • B251:信息披露
  • B252:信息披露
  • 外资转风向 扎堆看好中国股市
  • 巴菲特大手笔投资美国银行 金融股集体狂欢
  • 环球速递
  • 苹果公司灵魂人物退位
    竞争对手股价趁机大涨
  • 谁陷害了卡恩
  • 推QE3美联储还需迈过几道坎?
  •  
    2011年8月26日   按日期查找
    5版:财经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财经海外
    外资转风向 扎堆看好中国股市
    巴菲特大手笔投资美国银行 金融股集体狂欢
    环球速递
    苹果公司灵魂人物退位
    竞争对手股价趁机大涨
    谁陷害了卡恩
    推QE3美联储还需迈过几道坎?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推QE3美联储还需迈过几道坎?
    2011-08-2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王宙洁 ○编辑 朱贤佳
      伯南克会不会推出QE3?

      ⊙记者 王宙洁 ○编辑 朱贤佳

      

      关于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的最终决定很快会揭晓。当地时间26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将在美国怀俄明州杰克逊霍尔发表讲话。但多家海外媒体预测称,伯南克可能措辞暧昧,不会明确表明将采取何种新措施支持美国经济,金融市场对直接推出QE3的希望可能落空。按照美国经济的现状,若要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前路阻碍重重。

      首当其冲的就是资金问题。早在2008年12月,美联储就已把短期利率调至接近零的水平。而截至2011年6月美联储结束第二轮国债购买计划,也就是QE2到期时,其已向市场共计注入了2.3万亿美元。美国国会预算局24日发布的最新报告预测,2011财年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赤字将逼近1.3万亿美元。在这份长达上百页的报告中,无党派的国会预算局指出,美联邦政府仍面临“严峻的预算和经济挑战”。

      本月初,为了提高举债上线,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法案,决定在未来10年内削减政府赤字2.1万亿至2.4万亿美元,这将导致2013年美国财政大幅紧缩。在这种背景下,美联储若想筹集到实施进一步宽松政策所需的资金,难度不小。

      其次,市场对通胀的担忧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在QE2结束后,全球商品和能源价格飞涨,美联储也因此被冠上引发通胀飙升的罪魁祸首之名。尽管伯南克和其他经济学家辩称全球需求增长才是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但美国自身的通胀率却抽了美联储一记响亮的耳光。

      据海外媒体测算,过去12个月,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3.6%,而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年增率也迅速接近2%。而就在美联储刚推出QE2时,通胀率还在接近纪录低位徘徊。伯南克也曾表示,通胀上升是限制放宽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因素。

      最后,前两轮量化宽松政策效果不佳也一直是反对人士攻击美联储的话柄。美联储经济学家开展的一项研究称,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促使10年期国债利率下滑0.3%至1%,大幅拉低了借贷成本。但经济数据却不领情:美国经济今年上半年按年计算的增长率不足1%,这表明量化宽松政策对促进经济增长效果有限。

      美联储下属的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前行长罗伯特·麦克蒂尔23日说,他并不期待在全球央行年会上听到关于QE3的重磅消息,鉴于美联储此前的量化宽松政策未能带来银行信贷活跃的局面,伯南克可能会继续就美国经济目前复苏疲软的态势进行表态,并表示美联储会延续当前的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