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信息披露
  • 4:焦点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特别报道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广告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T1:汽车封面
  • T2:汽车公司
  • T3:汽车热点
  • T4:汽车动态
  • T5:钱沿封面
  • T6:钱沿视点
  • T7:钱沿聚焦
  • T8:钱沿广角
  • 加码另类投资 平安筹建两大商品交易所
  • 标准普尔:
    中国有能力逐步降低地方债规模
  • 通过率不足1% 期货投资分析考成绩惨不忍睹
  • 前三季度基金分红数额同比缩水近六成
  •  
    2011年9月29日   按日期查找
    A3版:市场·机构 上一版  下一版
     
     
     
       | A3版:市场·机构
    加码另类投资 平安筹建两大商品交易所
    标准普尔:
    中国有能力逐步降低地方债规模
    通过率不足1% 期货投资分析考成绩惨不忍睹
    前三季度基金分红数额同比缩水近六成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标准普尔:
    中国有能力逐步降低地方债规模
    2011-09-2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卢晓平 李雁争 ○编辑 于勇

      ⊙记者 卢晓平 李雁争 ○编辑 于勇

      

      与日益升温的美债、欧债问题相比,中国的问题要小得多。

      标准普尔评级公司昨日发布最新报告提出,中国地方政府实际债务负担可能小于预期。如果中央政府根据新的五年规划加强公共财政制度建设,则其应有能力逐步降低地方政府的负债程度。

      

      地方政府收支状况

      呈现三大特点

      报告指出,长期以来,地方政府收支状况呈现三大特点。首先是地方债规模在过去超过十年的时间段内持续上升,这说明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之间可能存在错配。

      自从中国在1994年进行财政改革以来,中国财政体制的基础一直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分税制。支出的分散化程度较高,但收入集中度却日益提高;地方政府收入(不含中央政府转移支付)在国家财政收入中占比不足50%。

      长期的收支不平衡导致地方债规模不但增加。国家审计署的报告表明,大多数地方政府在1996年底前都借入了债务。2010年地方政府的整体债务累计总额超过它们的财政收入,债务总额约占这些政府2010年综合财力(含中央政府转移支付的财政收入、土地出让金和预算专户收入的合计)的80%。

      第二是发达与欠发达省份的收支平衡情况差异明显。因此,各地平均的收支超额情况掩盖了不发达经济地区规模较大的基础收支差距。

      第三,地方政府拥有大量的现金。这表明它们的实际债务负担可能少于总债务所表明的水平。

      标准普尔预计,截至2010年末,中国政府整体在银行系统的2.4万元人民币存款中超过一半属于地方政府。

      

      地方债的核心

      在于疲弱的财政管理

      标准普尔认为,长期以来,地方政府的透明度和问责仍然不足以令人很好地了解政府负债的真实水平,这种情况就无法确保债务管理和财政遵纪情况保持在稳健的水平。

      举例来说,地方政府公布的预算通常不会非常详细。仅有少数地方政府会在预算报告中披露基于经济目的的财政支出情况,且公布的经济分类数据比较有限。

      此外,财政会计标准基本仍是收付实现制,并且还在完善之中。政府很少报告资产负债表情况,更不用说将关联企业情况合并报告。公众更是无法轻易获得大部分地方政府的全面负债信息。

      

      财政体制改革已经提上日程

      报告指出,如果完善公共财政制度水平,地方政府能够不予上马那些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生产率低下的项目,它们的资本支出就能够保持在较低的水平。

      国家审计署在某个省的办事处发现,2009年和2010年经审计的政府项目投资成本较合理成本高出5%。此外,国家审计署的报告称,截至2010年末,地方政府在2009年之间的借款中尚有1320亿元人民币仍未支出。这意味着,仅2010年一年,在政府及其公司支付的利息费用中就有60多亿元人民币是可以避免。上述发现进一步证明,地方债增长的重要原因在于一些地方疲弱的财政管理。

      标准普尔认为,未来五年,改革的前景值得期待。报告指出,根据最新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将在未来五年解决导致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的主要公共财政体制的问题。特别是加强地方政府作为管理体制,并可能为地方政府建立债券发行的体制性安排。此类安排将领地方政府的借款更有透明度且改善守纪情况。

      报告提出,中国财政体制缓慢但稳步的发展将有助于解决债务问题。这一体制的不断完善将可能导致地方政府在支出方面更加遵守纪律,并因此进行合理的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