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产业纵深
  • 12:区域调查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信息披露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欧洲央行意外降息 市场集体收“红包”
  • ■环球速递
  • 美联储继续维持宽松政策 静观经济动向
  • 希腊公投是一个幌子?
  •  
    2011年11月4日   按日期查找
    5版:财经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财经海外
    欧洲央行意外降息 市场集体收“红包”
    ■环球速递
    美联储继续维持宽松政策 静观经济动向
    希腊公投是一个幌子?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希腊公投是一个幌子?
    2011-11-0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郑晓舟 ○编辑 朱贤佳

      ⊙记者 郑晓舟 ○编辑 朱贤佳

      

      希腊震惊海外的公投声明让全球市场提前进入寒冬。这是希腊人以国家信誉为赌注,与国际社会进行的一场豪赌。

      很多人诧异,希腊为何出尔反尔。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之前信誓旦旦地说:“希腊将就脱离欧元区举行公投的传言纯属谣言。”

      这次希腊的声明,表面上看是就是否接受救援计划而进行公投,实则是就是否接受救援计划背后的附加条款而进行公投。希腊此次陷入危机,固然有一些外部原因,但是其内部的财政政策、福利政策难辞其咎。在巨大的债务压力下,希腊不得不采取紧缩政策,这当然令希腊人十分不满意。经济产出达不到德国等欧元区国家的水平,却希望继续安享与其他欧元区国家相似的福利待遇,成了他们希望书写的“现代希腊神话”。

      如此一来,公投顺势成为最佳的“抵赖”工具。希腊人可以根据需要来设置公投的内容。比如说,公投是否偿债、公投是否按期偿债、公投是否决定接受援助等。这样一来,政府可以推脱一切责任,甚至还可以把这种压力转嫁到国际社会上。无论希腊公投的结果如何,或者说希腊最终是否进行公投,希腊已经成功地把压力转嫁到国际社会上去了。这两天市场上的反应便是如此。

      其实,希腊的这场豪赌,赌注是本国的信誉。赌赢了,有可能换得条件宽厚的救援,比如说不削减福利政策。赌输了,希腊人赔上的是国家信誉,与此同时国际社会赔上的是市场稳定。

      可以说,希腊此举是在要挟。其实无论结果如何,他们失去的只是面子。公投只是一个幌子,对内安抚民意,对外则成为讨价还价的筹码。

      之前的冰岛如此,现在的希腊又将如此。

      冰岛银行体系在2008年末的次贷危机中遭遇危机,导致英国和荷兰储户蒙受损失。英荷两国政府不得不分别拿出36亿和17亿美元巨资救助这些储户,但其后两国一直在要求冰岛政府赔偿损失。2009年年底,三国政府通过谈判达成赔偿协议。冰岛议会随即通过了相关议案,同意赔偿。但冰岛总统格里姆松拒绝签署议案,而交由“公投”决定。该议案在去年和今年两度公投并遭到否决。

      冰岛的拒不还款给希腊起了一个“良好”的示范效应:国际社会只能口头表示不满,而无法实施惩罚。更重要的是,虽然冰岛的做法不能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但该国经济在2008年之后已经有所起色。

      当然,如果希腊此举激怒欧元区其他国家,前者很有可能被“开除”出去。但开除又如何?现在希腊的确已经走到了破产的边缘,没有“欧元”的枷锁,希腊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希望反而大一些。

      这样看来,“公投”是一场希腊人赢面更大的赌博,何乐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