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产业纵深
  • 12:区域调查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信息披露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欧洲央行意外降息 市场集体收“红包”
  • ■环球速递
  • 美联储继续维持宽松政策 静观经济动向
  • 希腊公投是一个幌子?
  •  
    2011年11月4日   按日期查找
    5版:财经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财经海外
    欧洲央行意外降息 市场集体收“红包”
    ■环球速递
    美联储继续维持宽松政策 静观经济动向
    希腊公投是一个幌子?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美联储继续维持宽松政策 静观经济动向
    2011-11-04       来源:上海证券报      

      美国经济在今年第三季度交出略有起色的成绩单,但持续发酵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让投资者神经继续紧绷。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伯南克2日表示,美国经济中期内仍面临多重压力,美联储将延续目前的超宽松货币政策,并视经济形势发展决定是否采取进一步宽松货币政策。

      

      经济短期提速长期减速

      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2日结束了为期两天的议息例会。伯南克在会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第三季度美国经济复苏压力有所减弱,但从中期来看美国经济依旧面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和银行业压力等的严峻挑战。为此,美联储大幅下调了今后几年的经济增速预期。

      美联储预计,今年美国经济增速将在1.6%-1.7%之间,低于今年6月份预测的2.7%-2.9%;明年经济增速将在2.5%-2.9%之间,低于此前预测的3.3%-3.7%;2013年美国经济增速在3.0%-3.5%之间,低于此前预测的3.5%-4.2%。

      此前,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受益于消费开支增加等利好因素提振,今年第三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按年率计算增长2.5%,增速快于前两个季度的0.4%和1.3%。

      但是,伯南克强调,由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风险并未解除,美国无法独善其身,消费者信心依旧维持在低位,美国家庭的去杠杆化也比预计得更加缓慢,因而不能对美国经济未来数个季度的走势过于乐观,美国失业率也将在较长时期内保持在高位。

      美联储预测,今年美国失业率将维持在9.0%-9.1%,高于6月份预测的8.6%-8.9%;明年失业率将维持在8.5%-8.7%之间,高于此前预测的7.8%-8.2%;2013年失业率将维持在7.8%-8.2%之间,高于此前预测的7.0%-7.5%。

      鉴于美国多个城市爆发“占领”运动抗议失业率居高不下等经济困境,伯南克坦言,很多美国民众的确对经济现状不满,他本人对经济现状也感到不满。

      

      延续宽松政策

      伯南克表示,尽管美国经济短期内出现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回暖迹象,但美国劳动力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依旧疲软,且美国企业产能利用率不高,因而将继续维持现行的宽松货币政策不变。

      在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方面,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零至0.25%的超低水平不变,以刺激美国就业创造和经济复苏。自2008年12月以来,联邦基金利率就一直保持在这一历史低位。美联储8月份宣布把这一利率水平至少维持到2013年中期,以刺激银行信贷和居民消费。

      为了压低美国中长期利率并加速经济复苏,美联储当天还宣布,将延续9月份公布的对所持国债进行“卖短买长”“扭转操作”决定,即计划到2012年6月,出售剩余期限为3年及以下的4000亿美元中短期国债,同时购买相同数量的剩余期限为6年至30年的中长期国债。

      为了扶助低迷的房地产市场,美联储还宣布,延续将到期的机构债务和机构抵押贷款证券的本金进行再投资的政策,以购买更多房利美、房地美等机构发行的机构抵押贷款证券。

      不过,伯南克当天并未提及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和调降准备金利率等市场关注的新宽松货币政策。但他表示,美联储将更多使用明确的货币政策指引等与市场加强沟通的政策工具。伯南克说,美联储也在紧密关注欧债危机的发展,若有必要,还将采取进一步刺激美国经济复苏的货币政策。

      市场人士认为,美联储高层当日决策的出发点是静观国内外经济走势,将新宽松货币政策工具留待经济复苏遭遇更严峻挑战之际再行使用。

      由于美国经济复苏曲折,美联储高层在如何刺激美国经济的政策主张上再次出现分歧。当日,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查尔斯·埃文斯在公开市场委员会例会上投了反对票。据悉,埃文斯提议美联储在失业率降至7%或核心通胀率触及3%以前一直延续当前的超低利率政策。身兼促就业和稳通胀双重目标的美联储一直将2%设定为核心通胀率目标区间,埃文斯的激进建议暂未得到公开市场委员会其他9名成员同意。

      

      政策效果有限

      针对有媒体质疑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的效力,伯南克当天说,美联储货币政策对于避免美国陷入通缩困境和稳通胀预期发挥了作用。专家也普遍认为,在防通缩、稳定甚至推高部分金融资产价格等方面,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有积极作用;但在实体经济缺乏有效需求和许多地区房价持续低迷背景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对于刺激实体经济和楼市效果有限。美联储推出的各项宽松政策是在国内外压力下的不得不为,但在美国当前银行惜贷、企业投资热情不旺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加市场流动性无法解决。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认为,美国经济最严重的问题是有效需求不足,而非货币供应量不够,用量化宽松等货币政策治疗美国经济顽疾是药不对症。

      也有经济学家对美联储长期采取超宽松货币政策的负面效应表示担忧。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约翰·泰勒表示,墨西哥、巴西等国都在抱怨美联储在用多年超低利率和量化宽松政策的方式输出通胀,如果新兴经济体的通胀压力增大,最后也会通过大宗商品价格抬高等方式传导回美国,并可能引发“滞涨”问题。

      (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