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A市场观察
  • 8:开市大吉
  • 9: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圆桌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私募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对话
  • A16:基金·人物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汽车周刊
  • T6:汽车周刊
  • T7:汽车周刊
  • T8:汽车周刊
  • 明年:全球经济准备“猫冬”
  • 警惕人民币跨境结算增长的另一面
  • 失去创造力,
    65倍出口价格差还将扩大
  • A股公司未分配利润超3万亿
  • 外论一瞥
  • 何必讳言不救楼市?
  •  
    2011年11月21日   按日期查找
    4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观点·专栏
    明年:全球经济准备“猫冬”
    警惕人民币跨境结算增长的另一面
    失去创造力,
    65倍出口价格差还将扩大
    A股公司未分配利润超3万亿
    外论一瞥
    何必讳言不救楼市?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外论一瞥
    2011-11-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外论一瞥

      《每日电讯报》11月18日文章

      欧元危机:一种新常态

      人们对欧元危机抱有两种态度,一种认为欧元将崩溃,世界将被拖入更持续的衰退。一种认为欧元危机将会好转,解决方法将会出现。第一种太过于悲观,第二种则成为人们心中的希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席拉加德多次表示“尽管十分困难,但恢复有路”。英国财长奥斯本一再申明“欧元区有金融能力恢复稳定”。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也表示“当法国和德国意见一致,并一同行动时,巨大改变将是可能的。”

      但是,欧元区的演绎还有第三种可能:欧元危机转变为慢性疾病。现在的僵持状态将会延续到2013年,永久性的欧洲救援机制将最终出台。僵持,意味着除了德国,欧元区内的其他国家将长久地提高债券收益。这也意味着欧洲缓慢的经济增长,市场处于焦虑状态和信心低迷。

      从希腊、爱尔兰、西班牙到意大利,到目前为止,为欧洲身陷债务危机的国家所开出的处方都是短效的。危机向其他国家扩散,所谓的防火墙被一次又一次突破。可以说,欧元区危机已成为一种新的常态,在短时间之内,危机会一直存在,并且有继续的发展。

      德国总理默克尔拒绝将德国纳税人的钱用在债务国家,无论是直接地还是通过欧洲中央银行。如果她不插手,国际社会也不会,这点在G20峰会上已看得很清楚。针对所谓流动性问题,给予暂时性解决方案,最后都只是导致问题的拖延。欧洲债务国的问题,其实是缺乏竞争力。除非能重振欧洲的竞争力,否则市场将不会平稳,危机将不断卷土重来。

      (作者系《每日电讯报》经济编辑菲利普·艾德瑞克,贺艳燕 编译)

      

      《经济时报》11月18日文章

      澳大利亚的建议

      会削弱WTO的可信性

      离世贸组织下一届部长级会议召开仅有不到两月时间,澳大利亚贸易部长为全球贸易改革提出了新路径,这个建议看上去有建设性,但实际会削弱世贸组织的可信性,并严重威胁许多发展中国家立法的热情。

      澳大利亚对未来贸易协商的建议主要有四点:第一,国家承诺停止现有贸易保护,以防止在贸易协商时互升贸易壁垒。这将要求世贸组织成员国冻结关税。这对发达国家没有什么影响,因为发达国家的关税已接近乌拉圭会谈中协商的最高界限水平。但发展中国家将被迫做出很大让步,因为其关税低于最高上限。所以,澳大利亚提议不符合世贸组织互惠互利的基本目标。

      第二,认为多哈会谈的议题过多,相互纠缠。然而,虽然多哈会谈未能对协商做出定论,但它还是关注到与发展中国家相关的重要议题。

      第三,为了使协商可管理,澳大利亚建议将协商局限于世贸组织成员的临界质量,或者遵循仅有涉及国参与的复边路线。这一提议不能涵盖发达国家对农业补贴的协商。同时,将导致多边贸易领域的分裂。

      第四,为帮助最不发达国家,世贸组织成员国曾承诺通过减少本国棉花补贴,对不发达国家免除关税、配额。澳大利亚的建议要稀释这一承诺。

      澳大利亚的建议很可能收到截然不同的回应:发达国家的热烈回应和发展中国家的强烈反对。若接受澳大利亚对全球贸易改革的新路径,将导致发达国家可以根据他们的利益来修改游戏规则。这不是全球贸易对话的基本原则。

      (作者系印度国际贸易研究院新德里世贸组织研究中心主任达斯,贺艳燕 编译)

      

      《经济学家》11月19日社论

      富国从海外移民身上

      受益良多

      反移民的情绪正在欧洲抬头。英国因边界控制失误而烦恼。在美国,奥巴马总统未能提交他承诺过的移民改革方案,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宁愿将与墨西哥接壤的边境围栏通电,也不愿教育非法移民的孩子。美国在其大学培养外国科学家,然后再驱逐他们。纽约市长将这一政策称为“国家自杀”。

      针对外来者的情绪转向狭隘,是周期性经济低迷与富裕国家边境压力下民怨上升的结果。但是,正在估量是否尝试关闭国门的政府应该思考另一个因素:外来群体不断增长的经济重要性以及他们对一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全球现在有2.15亿第一代移民,这相当于世界人口的3%。如果他们是个国家,这个“国家”比巴西还要大。中国的外出者比留居法国的法国人还多。大约2200万印度人分散在世界各地。人口少的种族也开始走出国门:在西非的黎巴嫩人、在巴西的日本人以及在中国南方的西非人。

      这种由语言和亲缘构筑的网络,将会让跨界商贸变得简单,他们加速了信息的流动。亲缘关系蕴含着信任,而信任在法律仍不健全的国家来说就是商业的前提。移民还有助于观念的传播。新兴世界中的许多优秀人才都接受了西方的高等教育。他们带着先进知识和国外关系回到祖国,开始在自己的国家创业。有国外教育背景的印度人在20世纪90年代推动印度经济改革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过去十年间,中国大约有50万海归,这些对这个国家的变化发挥着作用。无论富国或穷国都因移民而有所得,但富国受益更多,因此他们应该欢迎新移民。(贺艳燕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