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A市场观察
  • 8:开市大吉
  • 9: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圆桌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私募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对话
  • A16:基金·人物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汽车周刊
  • T6:汽车周刊
  • T7:汽车周刊
  • T8:汽车周刊
  • 明年:全球经济准备“猫冬”
  • 警惕人民币跨境结算增长的另一面
  • 失去创造力,
    65倍出口价格差还将扩大
  • A股公司未分配利润超3万亿
  • 外论一瞥
  • 何必讳言不救楼市?
  •  
    2011年11月21日   按日期查找
    4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观点·专栏
    明年:全球经济准备“猫冬”
    警惕人民币跨境结算增长的另一面
    失去创造力,
    65倍出口价格差还将扩大
    A股公司未分配利润超3万亿
    外论一瞥
    何必讳言不救楼市?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何必讳言不救楼市?
    2011-11-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倪金节

      倪金节

      逼近岁尾,随着各地楼市成交量的连续大幅下滑,越来越多的楼盘加入到降价行列,开发商“降价换量”趋势愈发明显。大多数城市的楼市,都已陷入了海南式干冷的状态。

      据报道,前一周,海南全省房产仅成交606套,平均每天不足百套。少得可怜的成交量,把一众开发商逼成了热锅上的蚂蚁,一门心思想着逃出围城。

      十多年来过惯了好日子的房地产利益群体,对于目前的形势十分焦虑。于是,我们越来越频繁地听到要求政府救市的急切呼吁,救市建议林林总总:有要求放松货币政策的,有要求取消限购的,还有要求巩固其支柱地位的。在求救“声声急”的当口,政策必须再度明确终极目标。

      无疑,始于去年初的调控,其主要目标是着眼于稳定房价,遏制房地产泡沫的过度膨胀。而眼下政策效力,刚刚有所彰显,中国楼市的畸形繁荣幻相也到了开始破灭的时候。本是政策调控目标的应有之义,也是政策主导者所乐见的结果。所以,当前的房地产形势,早在政策出台之初,就已经在预料之中,此时若再度“救市”,岂不是给人自取其败的印象?温家宝总理日前“下调房价是国家坚定政策决不动摇”的表态,再明确不过地昭告各方,期望政府再像3年前那样出手拯救房地产,已绝无可能。

      从实际政策执行情况来看,也是如此。宏观调控的贯彻力度依然十分坚定。,虽然10月份的新增贷款达到了5800亿元,较之9月份上升了20%,但这是出于稳定小微企业的定向宽松需要,并非为了拯救房地产危局。在房地产下行趋势加剧,泡沫化日益严重的当下,银行出于风险的考虑,对房地产领域的放款势必会更为谨慎。以北京的数据为例,因为投向房地产领域的新增人民币贷款大幅减少。

      10月的房地产贷款首次跌出了贷款投向前五位之列。足见,地产利益群体恐怕很难在定向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得到什么好处。而当前最该防止的问题,是成本高昂的本轮房地产调控,会随着外部环境的恶化而再次半途而废。

      笔者因此认为,在目前决定房地产调控成败至为关键的时间当口,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理该对楼市究竟是救还是不救给出清晰果敢而且掷地有声的回答,完全没有必要讳言不救房地产。相关职能部门的明确宣示,不仅能够打消利益各方对于政府救市的侥幸心理,让扛不住的开发商尽早降价,同时也能够抚慰民众的迷茫情绪,让持续了十几年的卖方市场由此逐步过渡到买房市场。这样一来,中国房价才可能真正进入健康运行的通道。

      若市场一直处于胶着状态,政策预期仍然不明朗,直到大部分开发商资金链恶化,到时候降价潮大面积推开,届时房价只有崩溃一条路,这就会带来非常糟糕的后果。与其坐等泡沫裂碎,不如主动明确预期,让泡沫渐渐消融,让楼价市场慢慢持续下跌,这样既不至于硬着陆,也能避免严重危机的集中爆发。

      总之,对已经将中国经济折腾了十多年的房价泡沫问题,这一次必须完全厘清。由此,方方面面就全面评估房价回归合理水平将对经济社会造成的冲击程度,提前做好应对预案,眼下就显得尤为迫切。

      在这一点上,金融系统正在做多种准备。刚刚卸任的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就多次在公开场合表态,房价纵使下跌50%,中国银行系统依然能扛得住。虽然这一论断,因为计算的方式和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而饱受争议,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至少银行并未被房地产完全绑架。若去除地方债务、国企贷款等领域的隐患,单单房价下跌,并不足以引爆银行的系统性危机。尽管银行不良资产会必然大幅上升,可这是让房地产走向理性发展非得经历不可的一个过程,也是银行不得不为前些年信贷大跃进所支付的代价。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在土地财政狂飙之下,房价上涨几乎成了保证地方政府利益的唯一途径。在房价走入下行周期之际,要保证地方债务危机不会同步恶化,允许从上海、深圳等城市试点发行地方债券融资,可谓一项相对有效的措施。但是必须严格控制风险,谨防地方政府债务急速扩张。而等到房价趋稳,新增长引擎出现之际,应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退出历史舞台之时。

      是时候了,房地产泡沫的破灭,是中国经济回归正常化发展、实业走向复兴的“应有之痛”。地产商的大洗牌是必然的。所谓“银行和地产商,究竟谁先死”的怪论,却是个伪命题。因为地产企业和银行业的博弈,本身就不在一个数量级上。中国当下最大的房地产企业万科集团,也只有千亿资产规模,相对于资产规模数以百万亿计的银行来说,谁的抗风险能力更强,不言自明。

      (作者系财经作家,现居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