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A市场观察
  • 8:开市大吉
  • 9: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圆桌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私募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对话
  • A16:基金·人物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汽车周刊
  • T6:汽车周刊
  • T7:汽车周刊
  • T8:汽车周刊
  • 定存上线松绑 货基收益有望增厚
  • 今天,你债券了吗?
  • 市场呼唤制度红利
  • 女统帅
  •  
    2011年11月21日   按日期查找
    A12版:基金·投资者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 A12版:基金·投资者教育
    定存上线松绑 货基收益有望增厚
    今天,你债券了吗?
    市场呼唤制度红利
    女统帅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市场呼唤制度红利
    2011-11-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易方达基金首席投资官 陈志民

    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水平缓慢下移已成为不争事实,尽管从理论上尚无法完全证明,但近年来一些经济事实强化了市场的这种判断。2008年底以来,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策,在这些政策逐步退出后,内需的自身增长能力低于我们的预期,而对应的通胀水平却远超预期。从微观角度看,在汽车和家电的鼓励消费政策退出后,今年二季度开始,增长速度急剧放缓至个位数水平。国内乘用车2005-2010的年均销量增速高达28.7%(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过去5年中只有08年因全球金融危机是个位数,而今年二三季度销量增速却迅速下滑至5%左右。家电内销增速的下滑亦同样明显,冰箱过去5年平均销量增长28%,今年9月份变为单月下降4%,洗衣机则从年均增长13%下降到9月份的6%;从宏观角度看,同样是4月份开始的宏观调控,2004年4月至2005年9月,在经过17个月之后,季调后的工业增速为22.7%,物价成功从3.8%下降到0.9%;而2010年4月到2011年9月,在经过同样长时间的调控后,季调后的工业增速仅为17.8%,物价却从2.8%上升到了6.1%。尽管微观数据受到2010年高基数的影响,宏观数据也不充分可比,但这一系列现象也发人深思。

     2004年2010年
    调控起点的物价

    (当年4月份同比)

    3.8%2.8%
    工业

    (该时期工业增长幅度)

    22.7%17.8%
    调控之后的物价

    (下一年9月的物价同比)

    0.9%6.1%

    随着人口红利逐步结束,投资驱动的粗放经济发展模式已到了尽头,经济转型势在必行,“扩大消费和产业升级”作为转型的两大方向逐步成为共识。受益于改革开放30年来积累的居民财富再分配以及居民生活理念的变化,国内消费的增长一直很快,在股市上也催生了一批消费类牛股。值得注意的是,“扩大内需需要产业支撑,产业发展也会创造新的需求”(李克强副总理语),没有产业发展的支撑,居民财富就无法继续积累,消费能力可能面临减弱。同时很多产品的渗透率提升空间已变小,例如运动服饰行业,随着本土运动品牌的快速扩张,占国内一半江山的三四线市场也开始饱和,大部分企业2012年的订单增长普遍只有个位数,消费增速的放缓在运动品牌上表现明显。 因此,没有产业升级的支撑,消费的持续升级就将成为无源之水。

    对于产业升级,中央政府从2008年始,先后出台一系列振兴规划政策,涉及的行业包括软件、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文化产业等等。以软件为代表的高科技行业在一定程度上是推动了技术升级,但在短期内无法解决中国庞大中低端劳动力的就业问题;高端装备制造业能够吸纳劳动力,却面临成本上升压力和技术升级瓶颈;太阳能、风能在经历短暂的迅猛发展后,产能已面临过剩。我国的产业升级在过去的几年里左冲右突,却始终找不到出路。“喝酒,吃药,玩动漫”或许能造就个股的牛市,却挽救不了整体经济,这也是股票市场缺乏信心的根源。

    经济转型的政府主导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已遇到了瓶颈。市场寄希望于政府能通过制度变革,产生新的制度红利、激发民间智慧,从而找到符合国情的转型之路。正如前十年互联网行业几乎以完全的民间力量,催生出腾讯、淘宝等伟大的企业。就像30年前我们无法预知到现在的成就和发展模式一样,我们同样有理由相信,政府和社会在一系列试错后,成功找到转型之路。

    现阶段的中国经济,如果适当放慢增长速度,着眼实际,在前进中不断地寻找转型之路,尽管短期会因产业升级试错而付出代价,但最终将随转型的成功而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