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特别报道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公司·价值
  • 12:广告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证监会规划描绘证券期货行业人才发展蓝图:2020年证券期货业实用技能人才接近百万
  • 周明:《规划》体现国际化、全局性、创新性
  • 薛文石:颁布和贯彻落实《规划》意义重大
  • 孙杰:基金业应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 陈自强:探索高管员工持股、期权
  • 王立新:让长期激励更灵活
  • 陈冬华:加大海外人才引进支持力度
  • 王开国:重视人才素质和人才诚信
  • 刘晓艳:解决基金业流动性、流失率问题
  • 李强:培养国际化行业领军人才
  •  
    2012年3月23日   按日期查找
    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特别报道
    证监会规划描绘证券期货行业人才发展蓝图:2020年证券期货业实用技能人才接近百万
    周明:《规划》体现国际化、全局性、创新性
    薛文石:颁布和贯彻落实《规划》意义重大
    孙杰:基金业应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陈自强:探索高管员工持股、期权
    王立新:让长期激励更灵活
    陈冬华:加大海外人才引进支持力度
    王开国:重视人才素质和人才诚信
    刘晓艳:解决基金业流动性、流失率问题
    李强:培养国际化行业领军人才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陈冬华:加大海外人才引进支持力度
    2012-03-2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中国国际期货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冬华认为,引进国际金融人才,是提高期货行业的国际水平,尽快与国际市场和国际规则接轨的途径。

      他提出,现阶段期货行业引进海外人才应重点放在有国外(尤其是美国、欧洲、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有行业工作经验、熟悉国际市场交易规则、在大型跨国金融企业有过实践经验的较成熟的人才,可学习证券、保险行业鼓励适当从成熟市场国家引进高管人员,特别是语言文化较接近的华裔人员。

      “在聘用海外人才时,具有足够包容性的企业文化是必要条件。应考虑海外人才的特殊性,使其尽快融入企业文化中来。根据我们公司目前使用海外人才的经验来看,为其营造一个类似于国外的工作环境更利于其发挥作用,例如充分的授权、类似背景的团队成员等。”

      陈冬华建议政府加大海外人才引进政策支持力度,对引进海外人才的公司和海外人才给予不同形式的优惠措施和补贴;建议建立外籍金融人才就业直通车,方便办理就业许可、居住签证等相关手续,简化流程,并积极帮助其解决住房、配偶就业、子女上学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