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趋势
  • 8:公司巡礼
  • 9:开市大吉
  • 10: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1:信息披露
  • 12:圆桌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周刊
  • A3:基金周刊
  • A4:基金周刊
  • A5:基金周刊
  • A6:基金周刊
  • A7:基金周刊
  • A8:基金周刊
  • A10:基金周刊
  • A11:基金周刊
  • A12:基金周刊
  • A13:基金周刊
  • A14:基金周刊
  • A15:基金周刊
  • A16:基金周刊
  • “牛皮市”基民保守成风 低风险基金产品受青睐
  • 专家观点:债市渐入慢牛格局 高信用等级券种优势明显
  •  
    2012年5月21日   按日期查找
    A14版:基金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 A14版:基金周刊
    “牛皮市”基民保守成风 低风险基金产品受青睐
    专家观点:债市渐入慢牛格局 高信用等级券种优势明显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专家观点:债市渐入慢牛格局 高信用等级券种优势明显
    2012-05-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颜正华:
      关注信用债和可转债
      降准后对股市和债市均利好,债基表现更好,预计情况会延续,债券基金将进入慢牛行情,目前关注信用债基和可转债基金。
      朱文辉:
      债市慢牛格局延续
      在全球经济复苏面临挑战,欧债危机继续发酵,中国经济预期增速放缓的背景下,预计债券市场仍将维持慢牛格局,债券基金或有一定的投资机会。
      刘亦千:
      资金宽松利好债基
      银行间资金面的趋暖,回购利率下行是导致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下滑的主要原因;资金面趋暖反而可能向债券市场注入流动性,推高债券市场,从而给债券型基金带来收益。

      时间:2012年5月17日14:00~15:30

      

      地点:中国证券网(www.cnstock.com)

      嘉宾

      颜正华 平安大华基金投资研究部总经理

      刘亦千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中心分析师

      朱文辉 大成景恒保本混合基金拟任基金经理

      参与互动人数:6564人

      峰值访问数:2156人

      发帖数:485帖

      降准股跌探因

      游客83942问:此次降准出台之后,股市不涨反跌,原因何在?对未来政策以及股市走向您有何预判?股债跷跷板是否出现,债市会走出慢牛行情吗?

      颜正华:降准后股市不涨反跌,是因为外围股市最近走得很弱,拖累了A股。未来预期还会继续降准,甚至可能降息;股市预计目前仍然是振荡格局,降息后股市会向上突破。在降息之前,债券市场会走出结构性牛市行情,但股票市场并不会持续下跌而会振荡打底。

      游客93241问:专家你好,此次降准后,利好股市更多还是债市?从目前的市场情况看,股市并未如预期中上行,反而个别债基表现较好。这种情况是否会延续?

      刘亦千:降准之后,市场资金趋暖,将同时对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注入流动性,从而利好两个市场,但股市并未如预期上涨,表明股票市场对经济下行超预期的担忧超过了降准带来的信心,债券市场直接受益,债基对此已经体现。个人认为这种趋势短期内还将延续,但后市更多还得依赖后期政策变化和实体经济走势。

      朱文辉: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后,市场流动性更加宽裕,对资本市场带来支持。预计债券市场能够直接受益,未来一段时间内这一趋势仍将延续。

      颜正华:降准后对股市和债市均利好。股市影响因素很多,因此并未上涨。债基表现更好。预计情况会延续。

      债市依旧慢牛

      游客82931问:有观点说,债券基金将进入慢牛行情,对此您认同吗?哪些类型的债券基金有望受益?

      颜正华:认同。目前关注信用债基和可转债基金。

      刘亦千:您好,我对债券型基金进入慢牛的观点认同。考虑到经济形势的恶化将债券市场形成压制,且经过近半年的上涨,中低信用等级券种的上涨幅度已经较为可观,潜在风险正在不断增加,短期内高信用等级券种优势更为明显,重点投资国债、央票等高等级券种的债券型基金有望受益。

      朱文辉:在全球经济复苏面临挑战,欧债危机继续发酵,中国经济预期增速放缓的背景下,预计债券市场仍将维持慢牛格局,债券基金或有一定的投资机会。

      游客62324问:近期货币基金收益率出现下滑,原因何在?这种势头会延续并扩散至债券类基金吗?

      刘亦千:银行间资金面的趋暖,回购利率下行是导致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下滑的主要原因。资金面趋暖反而可能向债券市场注入流动性,推高债券市场,从而给债券型基金带来收益。

      基市股冷债热

      游客36794问:近期基金发行呈现股冷债热的情况,基民的投基热情会成为反向指标吗?

      刘亦千:尽管很多市场把投资者的投资热度作为分析投资机会的重要反向指标之一,但得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目前股冷债热有其合理性,首先全球金融市场的持续震荡和经济的不确定性以及国内经济超预期下滑导致投资者风险偏好下行,股票型基金发行遇冷正是对其的担忧;国内货币政策放松尽管进展略低于投资者预期,但放松的方向已经确立,债券市场正面临少见的较好货币政策环境,债券型基金发行受到热捧也是基于这样的认识。

      朱文辉:基民的投资热情是市场情绪的重要反映,但更关键是看对未来投资市场的判断。

      游客49752问:最近两只短期理财债基发行收到热捧?您认为这类基金在收益率方面会超过货币基金吗?

      颜正华:这些产品的目标客户是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受众。预期短期年化收益率有较强吸引力。因为产品受益周期短,因此不会成为反向指标。

      刘亦千:短期理财债基投资范围与货币市场基金几近,个人认为其在收益方面大幅超越货币市场基金的概率并不明显。其发行受到热捧是否构成反向指标还得市场验证。

      游客35464问:近期基金公司集中发行保本基金,这意味着基金公司对于未来股市情况偏保守吗?

      朱文辉:保本基金也是证券投资基金的一种类型部分,在保证符合保本条件的投资金额本金安全的基础上,稳中求进,进行较高风险收益特性品种的投资,力图在达到保本目标的同时获得增值。

      刘亦千:保本型基金通过投资策略和聘请担保人的方式双重保本,同时在投资环境发生改变的时候也可以借助股票、债券市场的赢得稳健收益,在经济形势不稳的状态下,非常适合低风险偏好者。在目前经济形势不稳的状态下,低风险投资者具备保本投资的现实需要,基金公司作为专业的资产管理人, 挖掘投资者需求并进行合理满足是其存在的意义,这并不涉及基金公司对未来股票市场的判断。

      关注可转债

      游客65399问:近期可转债可以进行抵押回购了,这对哪类债基利好较多?

      颜正华:对可转债基金是利好。增加了这些基金的流动性,可以用可转债进行抵押回购进行其他投资或套利行为。

      朱文辉:这为投资可转债的债券基金提供更高的流动性和更多的投资选择。

      刘亦千:利好投资可转债的基金,尤其是可转债基金,因为可转债可抵押回购增强了这类基金的资产流动性,也可以帮助这类基金提高债券投资杠杆。

      游客39567问:投资杠杆债基应该注意些什么?目前哪些产品值得投资?

      颜正华:注意通胀反弹风险以及信用风险。目前来看市场利率正处于下降通道,慢牛格局。信用债基值得关注。

      刘亦千:对于债券分级基金而言,基金本身定位(主要投资信用债还是利率债、可转债或者其他)、融资成本(即低风险份额的约定收益)、杠杆率、折溢价率、基金管理人投资管理能力以及对债券市场的判断都是投资该类基金的重要参考因素。不同的产品适合不同的投资者,没有定式。

      游客85630问:今年以来,基金净值大幅上涨。其中个别债基的收益率接近10%。这些债券基金在投资布局上有何特点?

      刘亦千:该类基金大都主要投资于低信用级别债券,并充分利用回购增大债券投资杠杆,更为充分地分享了债券市场的上涨收益。

      

      (本报记者 丁宁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