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巡礼
  • 11:特别报道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专版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中国平安
    获批发行260亿可转债
  • 政策“松绑”
    券商资管产品将摆脱同质化困局
  • 罗莱家纺:布局百亿构筑行业新格局
  • 农信社改革再推进
    大连农商行即将挂牌
  • 合资券商经营范围扩大
    财富里昂拿下咨询、经纪双牌照
  • 摩根大通在华增资25亿元
    获批开设苏州分行
  •  
    2012年5月29日   按日期查找
    A3版:市场·机构 上一版  下一版
     
     
     
       | A3版:市场·机构
    中国平安
    获批发行260亿可转债
    政策“松绑”
    券商资管产品将摆脱同质化困局
    罗莱家纺:布局百亿构筑行业新格局
    农信社改革再推进
    大连农商行即将挂牌
    合资券商经营范围扩大
    财富里昂拿下咨询、经纪双牌照
    摩根大通在华增资25亿元
    获批开设苏州分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国平安
    获批发行260亿可转债
    2012-05-29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黄蕾 ○编辑 邹靓

      

      保险公司首个可转债发行计划终于获批。保监会网站昨日披露,同意中国平安发行A股次级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规模不超过人民币260亿元。可转债期限为发行之日起六年,票面利率不超过3%。

      因平安业务快速发展、股市萎靡不振,市场对于中国平安再融资一事一直都有预期。除旗下子公司出现资金饥渴外,中国平安集团的偿付能力也出现下滑。截止到2011年年末,中国平安集团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66.7%,已逼近保监会150%的警戒线。

      发行次级债是近年来保险业融资的主要途径,而可转债是保险公司历史上的“头一遭”。这主要是因为:根据保险公司发行次级债新规,保险公司可以发行次级债,但不能以集团名义发行。

      为了能够尽快获批并减少对市场的影响,中国平安最终选择了发行可转债。从市场接受程度来看,可转债自发行结束之日起6个月后方可转换为公司股票,而实际转股时间又取决于公司股票的表现和投资者的偏好,所以和公开或定向增发相比,可转债的摊薄效应将逐渐释放,相对来说对市场的冲击要小。据中国平安内部预计,这260亿可转债最早也要今年三季度才会发行。

      可以说,对于亟须夯实资本的中国平安来说,发行周期较长的可转债是其在股市不佳情况下的无奈之举。不过一旦成功发行,其未来两三年内的偿付能力将保持一定的充足率,其向股市直接融资的需求就会减小。中国平安管理层曾表示,除可转债之外,目前其在A、H股都没有股权融资计划。

      偿付能力步步下滑,是近年来悬在保险机构头上的“达摩斯之剑”。事实上,自去年年底以来,保监会不断释放“完善保险公司的资本补充机制”的信号。除现有的IPO、股东增资、次级债、增发以外,保监会还在研究如何更充分地通过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包括:提高次级债募集和转让的流动性;开放可转债、混合债等资本补充的金融工具;开拓离岸市场,探索和支持保险公司在香港市场开展人民币债券融资等。

      话音刚落,中国平安即提出首发可转债,新华保险紧随其后宣告拟在业内首发不超过50亿元的债务融资工具。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平安可转债发行计划的获批,意味着新华保险的债务融资工具获批的可能性亦很大。同时也掀开了保险业融资渠道拓宽的序幕,为其他A股保险上市公司打通了再融资的路子。

      而随着多种债券融资工具的出炉,市场担忧的保险业融资“饥渴症”问题将得以在短期内缓解。尤其是占据着行业半壁以上江山的四家保险上市公司,其2012年的融资压力将小于2011年,且通过股权融资的概率较低。

      根据投行测算,假设今年资本市场不出现剧烈波动,按照保险四巨头业务正常发展,预计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2012 年末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10%、190%、245%和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