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产经新闻
  • 4:特别报道
  • 5:特别报道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信息披露
  • 12:创业板·中小板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信息披露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严控偿付风险 银监会强化房地产信托“事前报备”制度
  • 将信将疑的“硬启动”
  • 每日关注
  • 沪深300ETF“两融”首日秀 融资融券余额达2458万元
  • IPO新政效应显现:新股首日表现分化
  •  
    2012年6月6日   按日期查找
    A1版:市 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A1版:市 场
    严控偿付风险 银监会强化房地产信托“事前报备”制度
    将信将疑的“硬启动”
    每日关注
    沪深300ETF“两融”首日秀 融资融券余额达2458万元
    IPO新政效应显现:新股首日表现分化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将信将疑的“硬启动”
    2012-06-06       来源:上海证券报      

      ⊙魏凤春 ○主持 于勇

      

      5月以来,政策出台的频率呈加剧之势。虽仍伴随调结构之举,怎奈经济下滑、担忧四起。工业增加值增速创新低,工业企业利润今年以来持续负增长,“稳增长”之策逐渐爬上优先级的高处。在这样一个政策密集期内,市场也表现出了一定的“躁动”。政策的冲击试图在掩盖甚至扭转真实的周期。但是市场是聪明的,不乏明眼之人,政策是否会将低迷的经济再次“硬启动”,至少从目前的市场反应看,“将信将疑”是一个比较贴切的描述。

      我们粗略做了一些统计。5月16日,总值分别为265亿和60亿的家电和汽车的补贴政策出台。而在此前的一两天,市场明显已开始充分预期,出台以后,政策对市场的冲击影响反而是逐渐回落的。汽车板块已回到原有水平,影响基本已经抹平,家电板块的超额收益有所维持,但仍处于回落趋势之中。随后,包括财政部在内的相关部门再次强调对节能环保和新能源等领域的投资推进,然而市场中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相关行业整体并无受冲击之态,细分行业中大多也无显著反映,个别细分行业在政策出来之前出现有限的向上脉冲,但也在后期随波逐流、碌碌无为。5月20日政府明确表示了稳增长的最高优先级,基建相关行业板块超额收益明显,持续贯穿了接下来的一周。保障房建设,也再一次被强调提及,随后的几个交易日市场反应较为显著。虽然这两次政策看似对涉及行业产生作用,但市场系统性的“代价”却是其他行业承重受压。

      综上对市场反应的观察和统计表明,经济和市场自身力量仍然很弱,上涨行业靠政策托住,持续性存疑问。同时,市场整体气氛和资金态度均谨慎,“翘起”了政策托住的行业,落下了其他行业,行业间错落差异持续上升,系统性风险并未实质性减弱。受政策影响的行业也存分化,不少预期来得快,去得也快,转换频繁,市场反应不一,确定性程度需要持续跟踪。

      近日,另一个现象也在印证稳增长的优先级在提高。发改委门前车水马龙。在降息-长期信贷增长-地方融资平台重启-民间资本热情启动-房地产放松信号明晰之前, 我们更愿意将这些迹象解读为政府本次出手是稳住阵脚,而非自乱阵脚。

      经济运行是动态的,同一种经济现象,或由不同原因所致,加之内部与外部的约束同样在变化。同时,考虑经济问题亦是多期甚至是永久时间下的优化与均衡。一期模型下的效用最大化,在多期环境下,未必就能走对一条真正的优化之路。经济真的能如部分人所预期的再次“硬启动”吗?即使当前“硬启动”了,市场还会买账吗?

      与其花很多时间揣摩政策意图与扰动,不如仔细观察和研究中国经济重要的结构性问题。对三到五年、甚至更长时间下的宏观趋势与结构变化的把握,才能在越来越多的噪声中站稳与明辨。一些长远的问题,对投资的价值可能更加重要。

      比如最近埃森哲的一项调查表明,劳动力成本主导生产转移的趋势可能在结束。调查中有61%的受访者表示正在考虑将生产转移到更接近终端市场的区域,以改善对需求的响应、缩短供货时间、减少库存和控制总成本;在2007-2010年,成本上升最快的方面是原材料(73%)和物流运输成本(57%)。埃森哲的报告认为,“拉近供需”可能成为新的趋势。进一步地,有更多的证据支持需求而非劳动力成本是当前中国产能转移的主要动力。内地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并不比沿海低多少。关于制造业“归岸”的讨论,此前均停留在零星的事例上。中国在制造业的竞争力仍然存在,但这个竞争力正更多地来自快速增长的国内市场。同时,经济如何调结构,从以上这些类似的经济变化,也能得到一丝启发。(作者系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