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专版
  • 4:专版
  • 5:专版
  • 6:专版
  • 7:产经新闻
  • 8:财经海外
  • 9:观点·专栏
  • 10:公 司
  • 11:公司纵深
  • 12:公司·价值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信息披露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投资新政“亮剑” 保险资金运用的危与机
  • 资本市场系列改革
    给A股带来制度红利
  • 地方金改:
    温州实验的苦与甜
  •  
    2012年6月29日   按日期查找
    4版:专版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专版
    投资新政“亮剑” 保险资金运用的危与机
    资本市场系列改革
    给A股带来制度红利
    地方金改:
    温州实验的苦与甜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地方金改:
    温州实验的苦与甜
    2012-06-29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颜剑 ○编辑 邹靓

      

      在过去的四个多月里,关于温州金改的任何消息都会触动媒体与资本市场的神经。不过,近一个月来,大家翘首以盼的金融改革实施方案细则却未见落地。此前,温州金融办主任张震宇称,实施方案细则将在月内出台。

      几个月的喧嚣过后,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这场呼声极高的改革,或许能有更深的领悟。

      温州试验拔头筹

      2011年频频发生的民间借贷风波以及老板跑路潮,被外界认为是促使温州金改出台的关键性因素。

      2011年10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率人民银行等国家部委主要负责人调研温州,提出“一个月内稳定经济金融形势”的要求,并强调,要明确将小微企业作为重点支持对象。期间,浙江省和温州市委市政府向温家宝提出了在温州设立民间金融改革试验区的想法,得到温家宝总理的认可。

      2011年10月,温州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讨论、制订、修改,并向经济金融领域专家征询意见,初步形成《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11月15日,国务院要求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对浙江省政府上报的改革方案提出修改意见。在此期间,国务院四位参事经过实地调研,形成书面材料,四次上报国务院,提出应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

      2012年3月28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批准实施《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并明确了金融综合改革的十二项主要任务。

      不过,在实施细则未出台之前,外界看到的只是温州金改的十二项任务,以及浙江、温州方面就此所作的细化方案。从细化方案而言,外界对此的印象是其更多强调机构的设置,却缺乏体制与机制的改革和突破。

      就此,张震宇强调,温州金融改革是“综合性”的改革,不是仅仅让民资办几家机构的改革。解决“两多两难两化”问题的关键是搭平台、建机制、创体系。

      4月下旬,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在温州金改动员会上强调,要在四个方面“先行先试”,包括民间融资规范化、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创新、多渠道破解“两难”问题、信用建设和风险防范上先行先试。

      在业界人士看来,温州金改的最大亮点在于对民间借贷的合法化。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表示,“民间借贷登记中心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而民间借贷合法化,在温州已经摆上台面,这实际上有效的防范了风险的发生。”

      经过两月的运行,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交出了“借出登记资金5亿元、借入登记资金11亿元、成交金额5000万元”的成绩单。

      金改不是目的

      温州金改的消息推动了今年A股市场炒作金改概念的一波狂潮,浙江东日成为这波炒作的急先锋。3月28日,浙江东日收盘价为5.45元,至4月25日,其收盘价上涨为17.41元。不到短短一个月,其股价涨了两倍多。疯狂的炒作,使外界对金改效果的预期迅速升温。

      上海交通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工孟指出,温州金融改革实验区对温州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用得好,可能有力提升温州产业与温州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对温州经济的发展与走出困境起到实质性、显著性作用;但是如果方向走偏了,力道用错了,把“金改救实体经济”变成“民间资本炒金改”,那么将可能造成“温州第二个迷失的十年”。

      浙江丰业集团董事长李松林认为,单纯地认为温州民间金融问题就是民间投资无门、民间借贷缺乏监管和规范,是过于片面了。“症结在于制造业发展困境,在逐利的冲动之下,企业被充当融资平台,资金并未进入到实体经济再生产过程中去。”他说。

      而温州市不锈钢行业协会秘书长何干进说,在当前的环境下,温州不锈钢企业税前利润也就能到10%左右,如果融资成本到了1分以上,企业肯定要受不了。多位企业老板也称,“小额贷款公司的最高利率是不超过银行基准利率的4倍,我们连1分的利息都承担不起,怎么可能去找小贷公司融资呢?”

      陈工孟认为,温州去年发生的“危机”的本质是温州实体经济失去了竞争力。温州金融改革的终极目标应当是使实业经济尤其是创新型企业获得全国最低的资金成本,使借贷效率全国最高,专业化程度全国最优。

      他建议,减低温州实体企业的税负,减低温州实体企业尤其是创新型企业的资金成本、提升信贷效率,努力把温州企业的各类成本(房租成本等)减到最低点,提高与企业有关的各类政府部门的服务效率等。

      尽管细则并未出台,温州金改仍在逐步推进:面向海内外招徕百余金融人才、地方金融监管机构改革、小贷公司招投标、中小企业私募债首单获备案……

      正如张震宇所言,改革有风险,相关领导也认为允许“试错”。在金改中实现金融输血实体经济的目标,或许才是这场改革最大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