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趋势
  • 8:路演回放
  • 9:开市大吉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圆桌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海外
  • 日本的货币宽松药不对症
  • 政策拉动增长正变成可触摸的现实
  • 上市银行降低分红比例弊大于利
  • 越澄清 越蹊跷
  • 外论一瞥
  • 假说与秩序的殊途同归
  •  
    2012年9月24日   按日期查找
    4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观点·专栏
    日本的货币宽松药不对症
    政策拉动增长正变成可触摸的现实
    上市银行降低分红比例弊大于利
    越澄清 越蹊跷
    外论一瞥
    假说与秩序的殊途同归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上市银行降低分红比例弊大于利
    2012-09-2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余丰慧

      ⊙余丰慧

      

      为了提高资本金,同时达到中国版巴塞尔协议三的资本监管要求,上市商业银行有望获准通过降低分红比例来增加利润留存。

      如何建立完善上市公司资本金补充机制,是近年来社会各界始终在研究探讨的问题。对于当前上市公司两眼盯着资本市场增发、再融资来补充资本金,A股市场承压较大,市场投资者意见更大。特别是诸如银行这样的超大规模上市公司,动辄增发和再融资上千亿元,客观上对股市形成了较大的打压,对股民信心挫伤不小。如果这种IPO天量发行、资本金一不足就在股市掘金的惯性不变,我国资本市场很难有起色。

      当前,由于经济持续下滑,企业经营不景气,利润增速大幅度下降,上市银行不良贷款呈现上升趋势且短期内有加剧迹象。不良贷款上升必然消耗资本金,资本金严重不足问题将很快表现出来。那么,上市银行究竟是通过增发、再融资补充资本金,还是通过别的途径比如通过利润补充增加资本金呢?

      通过降低分红比例增加利润留存来补充资本金的方式,有利有弊,值得深入探讨。对于上市银行来说,直接增加了用利润补充资金的实力,减轻了压力,但对投资人来说,减少了分红,却是百害而无一利。目前银行股绝大多数由汇金及各类机构持有,似乎对散户影响也不大,但降低上市银行分红比例带来的负面影响却万不可低估。因为,这无疑颠覆了中国证监会竭力倡导的价值投资理念,是对价值投资者的沉重打击。

      为了市场的长久健康发展,监管部门一直在倡导和着力培育价值投资理念,引导投资者长期投资、投资优质蓝筹股。其中一个实在步骤就是提高上市公司分红比例,从稳定长期回报上引导价值投资。而上市银行是沪深股市蓝筹的主力军,本该在大力回报投资者方面做出表率,遗憾的是,总体看,上市商业银行预期减少分红,而中期部分银行无分红或减低分红的现象却很普遍。在今年的中期报告中,占据沪深A股市场公司净利润50%以上比重的银行类上市公司均未有中期分红,这与国际金融业上市公司中期、年度甚至季度分红形成强烈反差。2008年以来,上市银行通过再融资或IPO获得了数万亿左右的资金支持,而一些上市银行上市以来的股东回报率指标——派融比指标却非常糟糕。某商业银行先后增发、融资四次,但其分红仅0.22%,而其职工工资报酬连年高涨,人均一度达到年30万元。在对投资人如此吝啬的大背景下,在市场最需要振奋人气、坚定信心的时候,还要动议降低上市银行分红比例,如何让投资者树立价值投资理念而投资蓝筹股呢?规模超大的上市银行又怎么能逆监管理念而动呢?

      不错,在理论上,企业分红与否应是企业自身行为并遵守上市规则分红条款,但在政策干预或保护的预期下,银行业是怎么也练不出“按季、中”分红的本领的。有最赚钱的银行,却没有按季、中期等连续分红的银行,这不能不让投资人对银行业绩产生怀疑。

      在现有条件下,银行通过自身利润补充资本金是一条可行、有效的途径,而社会各界特别是投资者呼吁银行通过利润补充资本金的呼声已经很久,并且越来越高涨。如今的银行规模与经营效益,与过去已不能同日而语。2011年我国银行业实现利润总额高达1.25亿元,其中上市银行实现利润为9000亿。如此庞大利润额度给上市银行利用利润补充资本金提供了坚实基础,银行有利用利润补充资本金的实力。这是促使银行资本补充转向“内生性”增长的必然要求。

      笔者认为,促使银行资本补充转向“内生性”增长,应该是从上市银行自身留存的利润上挖掘,而不是将分配给股东股民的红利让渡给银行来补充,这样的话银行仍然没有任何压力。上市银行分红比例平均为30%,就拿2010年上市银行9000亿元利润来说,分红后银行掌控的净利润仍有6300亿元,完全可以用一大部分来补充资本金。同时,分红比例不但不应该降低,反而还应该提高。提高分红比例后,大股东汇金和其他机构可以用各自的分红资金通过定向增发等形式反过来增加他们在银行的资本金比例。

      总之,银行降低分红比例弊大于利,与形成价值回报与尊重股东的市场氛围相背离,而真正促使银行资本补充转向“内生性”增长,需要打破垄断保护,银行承担经营风险,防止利润分配转移或由内部人垄断。

      (作者系资深财经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