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趋势
  • 8:开市大吉
  • 9:专 版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圆桌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价值报告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人物
  • 再议新公务员财产收入公示方案
  • 鼓励长期投资
    有待于营造全新市场环境
  • 欧洲央行的“魔杖”能舞起来吗
  • 民企过冬,典当行进入高峰时段
  • 外论一瞥
  • 寄望金融跨越式发展激发经济新动力
  • 漫画说明
  •  
    2012年11月19日   按日期查找
    4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观点·专栏
    再议新公务员财产收入公示方案
    鼓励长期投资
    有待于营造全新市场环境
    欧洲央行的“魔杖”能舞起来吗
    民企过冬,典当行进入高峰时段
    外论一瞥
    寄望金融跨越式发展激发经济新动力
    漫画说明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寄望金融跨越式发展激发经济新动力
    2012-11-1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温建宁

      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将由金融业创新发展的改革程度所决定。随着收入分配制度、土地收益确权、匹配消费税制、国有企业深度改革等各项改革的深入,中国金融正开启新的征程,由支持经济量化发展的重要推手转变成为引领经济优质化发展的领袖。

      温建宁

      毫无疑问,宏观经济转变增长方式,培育和挖掘经济增长新动力,作为万业之首的金融将担当重任。所以,金融业自身的改革,就成为重中之重。十八大明确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强金融监管,推动金融创新、维护金融稳定”,可见,在新一轮改革蓝图中,金融将从支持经济量化发展的重要推手,转变为引领经济优质化发展的领袖。这既给金融业提出了奋斗的目标和方向,也赋予了金融业重要的历史机遇。

      周小川行长前天在国际金融论坛(IFF)第九届全球年会上回顾近年来金融改变试点过程时,强调了重视自下而上的金融改革的重要性,同时表示中国是大国,地区发展不平衡,鼓励地方发挥改革积极性,允许试点积累经验。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金融业的地位决定着其他众多行业发展的命脉。金融行业的跨越式发展,不但满足了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而且给资本跨境流动创造了条件。金融业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将有效推动了产业成长,缓解实体经济对资本的渴求,而且也支持和孵化了一些崭新的、富有效率的新兴行业,能使这些行业在最短的时间内,从幼稚期快速跨入成长期,进而带动一大批配套企业迅速发展,既引领了新经济模式发展的方向和潮流,也极大地推动了实体经济发展的脚步,遂把社会劳动生产率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金融业由此成为各行业中手执资金“牛耳”的角色。

      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改革开放30多年来积累的实体经济发展成果,已给金融业引领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总结过去的这30多年,大致说来,每过十年,经济发展总有全新的内涵。第一个十年(1978-1988),尝试包产到户模式,实现了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赋予农民完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调动了农民创造真实农业财富的积极性,全面激发第一产业农业,解决了全国13亿人口吃饭这个大问题。第二个十年(1988-1998),尝试以企业改制模式,发展第二产业工业,让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调动了产业工人创造工业财富的积极性,解决了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个曾始终困扰着我们的难题。第三个十年(1998-2008),尝试住房商品化模式,改变了住房福利性无偿分配机制,以房地产为龙头的低端服务业迅速崛起,解决了社会资金积累、积聚和集中的问题。

      按照过去这30多年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第四个十年(2008-2018),金融业确实具备了支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火车头作用。房地产作为第三产业服务性行业,属于产业的低端位置,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期选择,必然是产业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升华,由粗放式向精细化不断进步,由低技术含量向高技术含量不断追求,由低附加价值向高附加值转变,这就需要房地产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不能占用太多社会资源,一定要释放出尽可能多的金融资源,去给新兴行业、高技术产业腾出发展空间,以促使经济向更高水平、更长远目标螺旋上升,促进第三产业进化到高端金融服务业,由金融引领社会发展进而成为消费时代的经济支撑点。

      概括起来说,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将由金融业创新发展的改革程度所决定。如果说,中国经济先用了二十年,借助改革开放所激发的巨大活力,无论是在效率低下的农业领域,还是在生产率较高的工业领域,完成了渐次递进的物质财富的创造过程,实现了社会物质财富从绝对匮乏到相对丰富的量变积累过程的话,那么,接下来的十年,中国经济将依托金融业的巨大凝聚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能和经济增长同步提高,这也就是十八大报告中提到的在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

      无疑,目前我国的金融业距离这样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从现实出发,笔者以为,未来的金融改革,至少有如下四个看点:

      其一,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破冰,破除限制个人才能成长空间的天花板,明确居民收入增长预期,增强微观金融活力,让底层民众能有机会实现中国梦。通过收入倍增计划的实施,既引导经济走上消费主导型的道路,真正从内核培育经济持久复苏的“造金术”,也充分尊重了民众收入增长愿望,由此释放民间巨大的创造活力。

      其二,土地收益确权改革破冰,破除限制农民享有土地权益的天花板,村镇金融大大活跃,让对土地感情最深厚的农民也能享有财产性收入。通过土地的增值受益的实际共享,既唤醒农民沉睡已久的种地热情,拉动农业经济再次大发展、大繁荣,带动中国经济摆脱下滑危机,也切切实实增加农民的可支配收入,并且由此逐渐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其三,匹配消费税制改革破冰,破除消费与投资比例失调的天花板,让税收制度能更好地鼓励消费行为,居民投资渠道增多,消费金融实力增长。通过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尝试,既调整消费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实力,也同时降低政府投资过高的占比,把个人的消费权利还原给个人。

      其四,国有企业深度改革破冰,破除资源过度集中的天花板,让中小企业能有机会成长为大企业,民企员工保障到位,金融资产稳步增加。通过对行业控制性国企的分拆和整合,既集中国企专注于国家竞争核心能力建设,致力催生重大发明创造,又能释放一些经济和金融资源给高效优质企业,促使有创新能力、适合做精做优的民企成长为世界级、有影响力的大企业,能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上为中国经济跃上新的高度而发挥重大作用。

      面对机遇与挑战,中国金融也正开启新的征程。

      (作者系上海金融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统计系副教授)